闲居常自足

闲居常自足,谓欠亦谁增。

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

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

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平时生活自给自足,觉得欠缺又有谁能添加。
不吃五谷虽然知道很难学,但吃仙霞又怎能轻易做到。
菜肴并非出自大地主人之手,米粮也不需打扰邻居的僧人。
白天常常紧闭门户,到了黄昏就点亮灯火。

注释

闲居:指闲暇的日常生活。
自足:满足于现状。
欠:欠缺。
谁增:谁能增加。
辟谷: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不食五谷。
难学:难以学习或实践。
餐霞:道教神话中指食用云霞,象征长生不老。
易能:容易做到。
菜非:菜肴不是来自。
饕:贪食。
地主:大地的主人,比喻自然或神灵。
米不慁:米粮不麻烦。
邻僧:邻居的僧人。
扃户:关闭门户。
黄昏:傍晚。
点灯:点燃灯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闲居常自足》,描绘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的满足与简朴。首句“闲居常自足”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满足感,即使日常生活简单,内心也感到富足。接下来,“谓欠亦谁增”进一步强调这种自给自足的心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东西,无需外求。

“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两句,诗人提到辟谷(不食五谷)和餐霞(道教神话中仙人食用云霞)的生活方式,暗示自己虽然向往超脱,但知道这些并非轻易就能做到,流露出对清修生活的敬畏和理解。

“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两句,通过描述自家饮食的简单,表明诗人并未因物质匮乏而烦恼,反而避免了世俗的纷扰,连邻居僧人都不会因为他的米粮而感到困扰。

最后两句“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描绘出诗人白天闭门独处,夜晚则点亮灯火的生活画面,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知足常乐、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简朴、内省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和王才鼎怀钱塘

钱塘叛卒又婴城,报至令人失意惊。

天子于今犹自将,藩臣何以不知兵。

官无良吏因循致,庙有成谟次第平。

所惜湖山辛丑后,至今澄洗未曾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石希孟

暌阔星霜又欲周,诗书深恐废前修。

相承韡韡常怡悦,有骂申申正喔咻。

一暴而寒非所喜,半涂之画最堪羞。

茅檐紫竹窗前榻,我尚殷勤为尔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仲模梅花

亭亭清瘦出尘埃,高格端从物外来。

先对雪霜含素艳,任教桃杏作红腮。

芬芳多向闲中得,孤寂偏寻静处开。

长愿一枝横夜月,春风谩诞莫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安之叔灰斋

见说灰斋只数椽,先生燕息此于焉。

声名应耻暂时热,喜怒端知不复然。

春到岂无繁杏火,日高惟有篆炉烟。

清幽此外万缘冷,笑杀人间百虑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