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其一)

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命令盗贼散发私有财物,顽固的心无法挽回。
愤怒地瞪大眼睛责骂,我已经带着脑袋前来抗争。
面对死亡如同面对锋利的刀刃,千家万户得以避免成为废墟。
遗孤们本已无依无靠,行走在路上的人为此感到悲痛。

注释

谕:命令。
贼:盗贼。
散:散发。
私财:个人财物。
冥顽:顽固不化。
不可回:无法改变。
瞋目:怒目而视。
骂:责骂。
戴头来:带着决心前来对抗。
一死:面对死亡。
凶刃:锋利的刀刃。
劫灰:劫后余烬,此处指灾难后的废墟。
遗孤:孤儿。
元未有:本已没有依靠。
行路:行走于世。
悲哀: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哭清远权宰楼海司法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者的哀悼和对时事的愤慨。

"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这两句表现了对逝者清远权宰在生前对待不公行为的态度,以及他对那些贪婪之徒的鄙视。"谕贼"意指告诫盗贼,而"散私财"则是指用自己的钱财去救济百姓,这显示了清远权宰的正直和仁慈。"冥顽不可回"则表达了即使在死后,也无法挽回那些顽固不化之人的错误。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愤然"表示强烈的情感波动,而"瞋目骂"则是具体的行为,表现了对不公正的憎恨。"吾已戴头来"意味着作者已经年老,但依旧保持着对正义的执着。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这两句诗强调了清远权宰在生前为了正义而英勇就义,他的一死换来了千家的平安和避免了灾难的降临。这里的"一死当凶刃"形象地表达了他面对死亡时的英勇态度。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最后两句诗则是作者在路上行走时,对逝者留下无依无靠的孤儿感到悲哀。这里的"遗孤元未有"意味着逝者的孤独和无后,而"行路为悲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种状况深感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清远权宰生前行为的赞颂,以及对他死后的遗憾的慨叹,展现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勇敢精神的崇尚,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宴鸣佩亭和赵漕韵

数尺飞泉漏隔城,寒岩坳处落琮琤。

悬知胜境无尘到,却讶晴天作雨声。

一歃不容贪者饮,两峰宜著醉翁行。

此泉千载因人重,曾识光风霁月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三)

纸钱森插竹,遗像在方桥。

月暗甘棠密,风嘶韩木乔。

所悲缘瘁国,于谊况同朝。

凄断黄湾路,丹旌些莫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二)

喜怒皆和气,天全一片春。

眼高多识士,心直不疑人。

称得深衣古,争传判笔神。

恙微谈笑去,忽失玉璘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一)

一疏纲常重,端平起直声。

难磨石宋璟,不动铁元城。

前辈风流在,南州个信诚。

精神兼学力,倾倒为遐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