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阑。同“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凄凉画面,寒鸦在夕阳下增添了几分哀愁。柳塘新绿虽然给人以生机,但在这样的氛围中却显得格外温柔,仿佛在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脆弱。词人感叹如果心中没有离别的痛苦,那么人间的白头之愁或许就不会存在。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肠已寸断,泪水也无法止住,主人公仍无法抑制对远方人的思念,再次登上小红楼遥望,希望能借此缓解心中的相思之苦。然而,他知道山峦阻隔,视线被遮断,这使得他的情感更加难以释放,只能频繁地倚靠栏杆,任凭思绪纷飞,不得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辛弃疾对于离别之苦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挂念,体现了宋词中的婉约与深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已心亲。

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樽似海,笔如神。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

病绕梅花酒不空。齿牙牢在莫欺翁。

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当年宫额鬓云松。

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一)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

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

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