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绽放出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岗上长满了细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时节的树林,树枝间栖息着一只只乌鸦。
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扬着青布酒旗那边有一户卖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边盛开的荞菜花。

注释

些:句末语助词。
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青旗:卖酒的招牌。
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乡村田园的景象。首句“陌上柔桑破嫩芽”写出了田间小路上桑树新叶初生的生机盎然,暗示着农事的开始和春天的到来。次句“东邻蚕种已生些”进一步点明了蚕农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养蚕。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通过描绘平缓山坡上的细草和悠闲吃草的黄牛,以及夕阳下寒林中归巢的乌鸦,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里的“鸣黄犊”与“点暮鸦”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接下来,“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描绘了远处近处起伏的山峦,纵横交错的小路,以及路边酒旗招展的小店,展现出乡村的烟火气和人间烟火味。

最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对比的手法,写城市中的桃李因风雨而担忧,反衬出溪边田野间荠菜花的坚韧和春天的自在。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繁华背后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对乡村春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和淳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十一)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

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

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和陈提干

剪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绵。

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觥筹到手莫留连。

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八)三山道中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

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

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