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二)

弃置难弃置,悲端满天地。

去年客罗山,千里度除岁。

所依为至亲,亲念亦稍慰。

今宵此一身,计集几双泪。

炉边有耶娘,灯畔多姊妹。

心心有远人,强欢总无味。

忆在十载前,旧事已酸鼻。

老怀况愈慈,如何淡此际。

无名亲戚悲,名得又反累。

得失俱可怜,伤哉功名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郑珍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弃置难弃置,悲端满天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即使想要放下某些事情,但悲伤的情绪却充斥着整个世界。接着,“去年客罗山,千里度除岁”描述了去年在罗山过年的场景,距离遥远,时间匆匆,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所依为至亲,亲念亦稍慰”写出了亲人之间的相互慰藉,即使身处异乡,思念之情也能带来一丝安慰。“今宵此一身,计集几双泪”则描绘了诗人此刻独自一人,心中累积的泪水无法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炉边有耶娘,灯畔多姊妹”通过温馨的家庭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心心有远人,强欢总无味”表达了即使勉强欢笑,也难以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忧伤。

“忆在十载前,旧事已酸鼻”回忆起十年前的事情,让诗人感到心酸,时间的流逝让往事变得模糊而珍贵。“老怀况愈慈,如何淡此际”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后的慈爱之情,却在这样的时刻感到难以释怀的悲伤。

最后,“无名亲戚悲,名得又反累。得失俱可怜,伤哉功名事”总结了人生的得与失,无论是无名之辈还是有名之人,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都同样脆弱,功名利禄在生命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得失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三)

卯卯今夕乐,乐到不可名。

不解忆郎罢,但知烧粉蒸。

守岁强不卧,喧搅至五更。

班班稍解事,针缕亦略能。

头试活莌花,安排拜新正。

章章小而娇,其舌甘若饧。

亦知岁已尽,向母索珠婴。

阿耶十年来,慈祥喜渊明。

青袍误愚我,残灯澧州城。

安得与尔辈,叫跃如沸羹。

今日趁么回,假面可市曾。

卯须张飞胡,章也称鹘靘。

还应篾黄竹,预办虾蟹镫。

他年若命来,似耶今远行。

此乐便难得,徒令涕纵横。

愁思无可寄,笑调声泪并。

形式: 古风

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四)

爆竹声已销,邻舍亦罢博。

把杯念吾生,飞鸟究何托。

姿年逝将老,精力坐销铄。

学宦亦良策,山林固予乐。

诚恐为俗牵,遂令一生阁。

如今倘便决,求田事耕凿。

尽力得逢年,或胜虚俸薄。

何必父母身,持受达官虐。

弟辈不更事,望我践累若。

焉知妻妾羞,百倍衣食恶。

且当练劲俭,晚食而早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樊城感旧

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

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

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

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

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

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

瓠落秖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

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形式: 古风

新野上元

乘驲趋新野,挑灯作上元。

风声和铎隐,月色带尘昏。

箫鼓中州乐,滕囊蜀客魂。

夜深无意绪,岑寂引孤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