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室二首(其一)

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著禅龛。

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

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

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小室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禅修境界的诗。

"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著禅龛。"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已经找到了一处适合禅坐的小屋,位于深邃的森林之中。这里的“著”字有居住、停留的意思,而“禅龛”则是指用于佛教修行的简易住宅或是小室。

"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

这里诗人提到士大夫阶层的人物,他们有三种缺点,即使达到这种标准也只能算是“七分”合格。这句话颇为深刻地指出了当时文人的不足。

"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

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和对历史盛世的怀念。一旦时光流逝,就难以再次获得。而“勿”字在这里有禁止、不必的意思,意味着应当珍视眼前,而非多言。

"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末句则描绘了一个景象:近来门下弟子都出去云游(“行脚”),而诗人自己留在山中,与一位面壁静坐的和尚为伴。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批评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弋阳方友民所藏紫岩西山二帖

摩挲妙墨忆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

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

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六二第诗卷

万卷胸中融化成,却怜郊岛太寒生。

霜蹄历块骏无匹,赤子探珠龙失惊。

警句宜为康乐弟,痴年谬作季方兄。

此诗异日君牢记,后有钟嵘不改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尤溪赵氏连桂堂

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

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方元吉诗卷

古来名世者,一字费吟哦。

物贵常因少,诗传不在多。

词人三影句,处士五噫歌。

子壮吾衰矣,无因共琢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