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怀古二首(其一)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

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高高的城楼上远望无垠的荒野,西山与东海之间弥漫着苍茫的气象。
铜驼的遗迹淹没在荒草之中,元菟之地的风尘中仿佛能辨识出昔日的战场。
新的礼乐制度或许已知,但又有谁关心过去的山河封疆?
书生们满怀激情,感慨万千,不禁回想起轮台,那曾是汉武帝的辉煌之地。

注释

日上:太阳升起。
高城:高高的城墙。
大荒:广阔的荒野。
西山:西部的山脉。
东海:东部的海洋。
铜驼:古代长安的象征物。
埋荒草:被杂草覆盖。
元菟: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战场。
风尘:风沙,象征战乱。
战场:战争的痕迹。
新制度:新的社会制度。
旧封疆:过去的领土划分。
书生:读书人。
慷慨:情绪激昂。
轮台:古代边塞之地,此处代指边疆。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南城怀古二首(其一)》,通过对日上高城所见的广阔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遗迹的感慨。首句“日上高城望大荒”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辽远的时空背景,日出东方,映照着无垠的荒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浩渺。

“西山东海气茫茫”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广大,以及一种苍茫、沉寂的气氛,让人联想到古代边塞的雄浑与壮丽。接下来,“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铜驼象征着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只剩下荒草掩埋的遗迹,元菟则暗示了战争的痕迹,让人感叹岁月无情,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和国家版图变迁的思考,礼乐制度的更新与山河疆域的变迁,反映出时代的更迭,而旧时的秩序和边界似乎无人过问。

最后,“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以书生的身份表达出深深的感慨,对历史英雄如汉武帝的追忆,寓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共鸣,以及对盛世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城怀古二首(其二)

青山连壁是居庸,古北渔阳一线通。

人物尽随风土变,川原须是古今同。

淡烟著柳金沟暗,小雨飞花玉殿空。

昨夜角声吹不起,老乌啼过建章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客边五首(其一)

微雨久不歇,浸成留客天。

衔杯聊复尔,弹铗已萧然。

落叶饶秋恨,鸣蛩减夜眠。

故园归未得,日日数行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边五首(其二)

泽国秋云重,淮山夜雨深。

感时多得句,怀古独沾襟。

照镜怜新发,持螯息壮心。

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边五首(其三)

飘荡将何倚,凄凉不自禁。

江湖千里梦,风雨五更心。

游子黄金印,幽人绿绮琴。

渠方汩朝市,吾合老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