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三日偶然作

东风靳放青,宿草不可踏。

苍龙为之怒,连朝呼折荚。

夜闻万蛰虫,蠕蠕更霅霅。

所忧玉兰花,魂散难为摄。

江干士女殷,索莫阻步屧。

苔痕上绿阶,墨云染白帢。

天方启闰馀,客无怨沾湿。

且待含桃登,重理永和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的景象,东风微拂,青草新生,但仍有宿草未消,象征着冬日的痕迹。诗人以“苍龙为之怒”形容春雷唤醒万物,连日间都有折荚之声,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象。夜晚,虫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静谧中的活力。

诗人忧虑的是玉兰花的凋零,担心其美丽的灵魂难以凝聚。江边的人们因天气变化而情绪低落,难以外出,台阶上生出青苔,天空乌云密布。尽管如此,诗人安慰自己,闰年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希望,即使旅人衣裳沾湿,也无怨言。他期待着含桃花盛开的时节,重新整理心情,写下诗篇,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对文学创作的热情。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御帝里篇而叹赏不置即和其作

琅琦江上无寸土,重趼归来泪如雨。

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

头颅出自鲛人室,剩馀一丝不我绝。

莫道我身鸿毛轻,雄虹光照枯燐青。

扬雄符命那可读,高庙闻之鬼夜哭。

不见茂陵秋芒芒,夜闻马嘶何处望。

嗟哉我家故栗里,回首徒伤急景驶。

袖中尚有一卷书,我兄幕府之留馀。

十年以来长钳口,明夷于股更于肘。

祗应投之九天门,天门詄荡白日昏。

与人家国良多事,一梦栩栩还起起。

是谁读之叩钵催,染豪重吹九死灰。

谢翱方凤良俊物,呕出当年朱鸟血。

形式: 古风

碣石行

孑遗孤臣头雪白,不死东宁死碣石。

吾戴吾头吾知免,一枝幸藉将军力。

冥鸿何处觅安宅,老罴帐中堪避弋。

䲭鸮不敢加弹射,几社故人最生色。

夏公感叹何公喜,更有陈公同太息。

相与惊魂且动魄,谓斯人者从何来,古心所照天地碧。

碣石风雷生画戟,谁知中有柳车客。

海王为之司眠食,朝看扬潮夕重汐。

在昔韩王亦无辈,竟卖钟离足长喟。

形式: 古风

七星岩(其一)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

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

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

形式: 七言律诗

七星岩(其二)

白石伊谁巧琢成,离青变幻有神明。

乳泉上接天浆落,斗枋遥疑石笋擎。

山鬼空中惊爆竹,诗人傍午作题名。

老夫蹇足徒惆怅,病后探幽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