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行

孑遗孤臣头雪白,不死东宁死碣石。

吾戴吾头吾知免,一枝幸藉将军力。

冥鸿何处觅安宅,老罴帐中堪避弋。

䲭鸮不敢加弹射,几社故人最生色。

夏公感叹何公喜,更有陈公同太息。

相与惊魂且动魄,谓斯人者从何来,古心所照天地碧。

碣石风雷生画戟,谁知中有柳车客。

海王为之司眠食,朝看扬潮夕重汐。

在昔韩王亦无辈,竟卖钟离足长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的《碣石行》,全诗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感慨。首句“孑遗孤臣头雪白”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老臣形象,尽管年迈但仍坚守忠诚。他宁愿在碣石而非东宁结束生命,显示出坚韧的决心。

“吾戴吾头吾知免,一枝幸藉将军力”表达了他对某位将军的感激,认为自己能保全性命多亏了这位将领的庇护。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冥鸿”、“老罴”、“䲭鸮”等意象,寓言性地展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寻求庇护的境况。

“夏公感叹何公喜,更有陈公同太息”提及了多位对这位老人命运关心的朋友,他们的反应体现了对这位老者的同情和敬佩。诗人感慨于这些人的共情,以及他们对这位“古心所照天地碧”的人物的惊叹。

“碣石风雷生画戟,谁知中有柳车客”暗示了这位老臣的非凡身份,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英雄。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海王却为他安排了安稳的生活,反映出他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在昔韩王亦无辈,竟卖钟离足长喟”以韩王为例,强调了这位老臣无人能及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碣石行》是一首充满敬仰和历史感慨的诗,通过对老臣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忠贞和英勇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七星岩(其一)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

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

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

形式: 七言律诗

七星岩(其二)

白石伊谁巧琢成,离青变幻有神明。

乳泉上接天浆落,斗枋遥疑石笋擎。

山鬼空中惊爆竹,诗人傍午作题名。

老夫蹇足徒惆怅,病后探幽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使院寄刘给事兰谷少尹谨斋

层楼云入坐,小架翠成帷。

远忆联吟处,烟萝一角垂。

钟残秣陵外,鸟下夕阳西。

无限江南思,裁诗月上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扬州(其一)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