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己丑除夕

爆竹声中催改岁,年年此夕殊乡。

天涯兄弟各相望。几时归去,谈笑醉春觞。

已是向平昏嫁了,名山愿好谁偿。

休从镜听卜行藏。春花秋月,流转任风光。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己丑除夕》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爆竹声中催改岁”,开篇即以鞭炮声渲染出辞旧迎新的热闹氛围,暗含时光流逝之感。“年年此夕殊乡”,点明诗人身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接下来“天涯兄弟各相望”一句,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兄弟间虽相隔千里,却心系一处,期盼早日团聚。

“几时归去,谈笑醉春觞”,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里与亲人共享欢聚时刻的渴望,以及对相聚时温馨场景的憧憬。这种对家庭团聚的向往,是许多游子心中永恒的主题。

“已是向平昏嫁了,名山愿好谁偿”,这两句则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向平,古代隐士,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暗示其已厌倦尘世纷扰,渴望归隐山林,过一种宁静的生活。然而,面对名山大川的美景,诗人却感叹无人能与之共享这份美好,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休从镜听卜行藏”,诗人劝诫自己不要从镜中窥探未来,暗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逃避。最后一句“春花秋月,流转任风光”,以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变幻莫测的人生中随遇而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归隐、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

画阑秋气与云平。病起怯衣轻。吟思底凄清。

听依约蛩声雁声。

宁馨老子,十围便腹,空洞尽容卿。青眼几时横。

看山色新来瘦生。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卜算子

盼到月轮圆,夜夜期三五。

谁信清光欲满时,偏被纤云妒。

七十二鸳鸯,交颈花閒住。

谁信成双作对飞,剩遣孤鸾舞。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长亭怨慢.寒夜饮水芝支馆用壁上龙壁山人词韵索省旃和

漫商略、愁长宵短。满目风尘,素襟谁浣。

岁晚冰霜,中年丝竹、意何限。

愿花长好,争信我、风怀减。

许事不须知,看月与、清尊俱满。依黯。

认酒痕犹是,早是酒人星散。

清寒对影,漫赢得、笑人兰畹。

尽依依、照座银荷,也羞对、年时心眼。

倩帘幕横枝,长笛夜寒相伴。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采桑子

阑干录曲閒凝伫,日影东廊,月影西廊,一霎寒温值底忙。

小园贮得春多少,花要生香,叶要生香,那禁东风柳絮狂。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