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紫阳精舍

奇游历四穷,兹山负灵胜。

翠川玉篆绕,丹巘璚花并。

浮桴临星源,仙踪焕云柄。

图经宛不爽,神理杳莫竟。

缅讶开物初,岂无稽天浸。

怀山谷就变,赴坎槎交迸。

迹奇易赞扬,岁深改观听。

朅来幔亭宴,渺渺论神圣。

谅同武陵源,去为嬴民病。

梵蜕昔所诽,真函此须正。

所以紫阳翁,不履黄庭径。

远瞩悟气机,内照见真性。

永持哲士诫,修身俟元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紫阳精舍的拜访与感悟。诗中以“奇游”开篇,表达了对紫阳精舍独特魅力的赞叹。接着,诗人通过“翠川玉篆绕,丹巘璚花并”等句,生动描绘了紫阳精舍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美丽。随后,“浮桴临星源,仙踪焕云柄”则进一步渲染了紫阳精舍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诗人在“缅讶开物初,岂无稽天浸”两句中,表达了对自然万物起源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接下来,“怀山谷就变,赴坎槎交迸”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循环。诗人通过“迹奇易赞扬,岁深改观听”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变化的必然性。

在“朅来幔亭宴,渺渺论神圣”中,诗人似乎在紫阳精舍举行的一次宴会中,与高人探讨了神圣与哲学的议题。最后,“谅同武陵源,去为嬴民病”可能是在借用了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梵蜕昔所诽,真函此须正”表明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与真理的坚持。“所以紫阳翁,不履黄庭径”则可能是引用了紫阳翁(即朱熹)的典故,强调了其不走传统路径的独立思考精神。

“远瞩悟气机,内照见真性”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与内心,领悟宇宙规律和本真自性的深刻体验。“永持哲士诫,修身俟元命”则是诗人对智慧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命运的顺应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紫阳精舍的自然美景与神秘氛围,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个人感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真理及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雪晴登阖闾城

屯车阖闾城,北风吹我缨。

残雪辉远山,牛羊缩郊坰。

四望靖氛祲,何以烽火明。

荆豫复梗化,巴渝未休兵。

东方乱新定,讵可言太平。

淮蔡连齐梁,繁华转凋零。

新鬼夜群啸,贪攘日相乘。

阛阓少人烟,狐兔行其庭。

向来膏腴地,眼见白草生。

白草何田田,不足饱蝗螟。

县吏尚夏楚,馀民死诛征。

我生夫何为,罹此百忧并。

拔剑出故里,捧心向明廷。

八月过沛水,长路愁榛荆。

宵雨恻野哭,晨风起鸡声。

空日积悲愤,岂不怀志诚。

承乏下三吴,伏枕惟独醒。遭逢想马周,■然惭匡衡。

客从北方来,因之问神京。

狸鼪宣慢慆,凤麟多自屏。

荃蕙委厥美,艾榝朝盈盈。

语罢各掩涕,使我心逾怦。

捐佩遗故人,答我非众馨。

媒拙终受诒,好修谁共成。

吴侬亦有谣,辛酸不忍听。

东门有瓜场,予亦将归耕。

迟迟俗士驾,望望灵修情。

形式: 古风

子夜歌三首(其一)

梅花在岭南,侬欢在山东。

梅花欢所爱,不得附冥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子夜歌三首(其二)

客从海上来,遗我双鲛绡。

鲛绡是何物,留此比璚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子夜歌三首(其三)

山有并命鸟,关关感人心。

中夜有所思,澄江不如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