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

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当锦江的水流转回时,想必路程遥远;听说秋天已经进城了。
春天的南部地区深沉宁静,又被封锁在雨中;东楼之上,我在雨中惆怅地遥望。
河水的声音仿佛要淹没战鼓,山色在黎明中照亮了旗帜和军旗。
分别之后,我创作的新诗有多少呢?钟嵘也无法为你的诗作评价。

注释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闻道:听说。
春又锁:春天被雨封锁。
鼙鼓:古代军中的小鼓,象征战争。
旆旌:旗帜,古代军队指挥用的标志。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钟嵘:南朝文学评论家,此处借指有权威的评论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一个秋天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锦江回日应迢递”,这里的“锦江”指的是锦绣如织的江水,“回日”则是太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平静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氛围。

“闻道秋来已到城”,秋天已经到来了,带着凉爽的气息和枯黄的叶子,给城市带来了明显的季节变化。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南省”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是诗人的故乡,而“春又锁”则意味着春天的气息被秋天所取代。这里的“东楼”是诗人眺望的地点,“怅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远方的思念。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河声”指的是江水流过时的声音,而“欲转吞鼙鼓”则是比喻这声音似乎要覆盖一切。这里的“山色”是指山峦在初日光照射下的颜色,“初明照旆旌”则形容了山色的神秘与壮丽。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在分别之后创作了许多新的诗篇,而“钟嵘那得为君评”则是说希望朋友能够品鉴这些作品。这里的“钟嵘”是一位唐代文学家,常用以比喻高水平的文艺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自信。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其二)

秋曹壁上奇山水,官冷尤将野趣宜。

翠竹忽逢行尽处,白云相伴看多时。

于今绝笔谁还识,当日清吟亦欠诗。

犹喜一来重拂拭,惭无佳句续君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其一)

昔人曾此怜幽壁,醇墨今留隐约间。

犹带惊波下沧海,常迎爽气入朝山。

苔文半染风霜古,鸟影时过岁月閒。

谁更潇湘移雨竹,满轩疏洒翠成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曾侍中谢二府相顾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

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

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和蔡参政导洛

浩浩洪河一派收,亘山回洛骇阴虬。

锦张客幔从隋去,龟负神书入宋流。

波急满川跳万鲤,气温销冻运千舟。

谁言伯禹能行水,不见当时为帝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