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对月独酌用韵和王总戎

华月遥从天上来,欲招神女下阳台。

临池正待金波满,倚槛时闻玉漏催。

云尽秋光明海岳,露深花气透樽罍。

罗浮山下谁同醉,醒视参横几树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四夜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以及与之相映的自然景象。首句“华月遥从天上来”以浪漫的想象开篇,将月亮比作从天际降临的华美使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欲招神女下阳台”,运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神秘与美丽。

“临池正待金波满,倚槛时闻玉漏催”,这两句通过等待月满和倾听玉漏声,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在静谧月夜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状态。月满之时,池水泛起金色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而玉漏的滴答声,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提醒着诗人珍惜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云尽秋光明海岳,露深花气透樽罍”,这两句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观。随着云层散去,秋日的光明洒满大地,仿佛连海岳都被照亮;露水的深度使得花朵的香气透过酒杯,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深刻领悟。

最后,“罗浮山下谁同醉,醒视参横几树梅”,诗人以罗浮山为背景,表达了独自饮酒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当星辰参横,月夜渐逝,诗人回望,只见几树梅花在月光下静静绽放,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孤独与知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于化弟游朗宁

舟泛苍梧月上时,万分秋色满林霏。

云开驿路青山好,天远关河白雁飞。

铜柱风烟长入望,杖藜灯火自相依。

伏波祠下清江浅,莫载当年薏苡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答谭卢二公怀北溪园亭

云气西来过海东,几番秋雨瘴烟空。

林纡薙草通幽径,日落窥园采晚菘。

看竹门多题凤客,泛溪人识浣花翁。

年来梅柳成行立,肯似淮南桂树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夜即事

小窗轩豁最虚明,况复萧森露气清。

酒罢却看江月近,风高偏觉鹿裘轻。

千家砧杵连宵动,几树蔷薇拂槛荣。

迢递飞鸿向何处,楚天云树岂无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园会棋用韵

咫尺朱陈共一村,弹棋留客正开尊。

经秋新筑陶公径,结客同游习氏园。

当局迷途曾自笑,通天神算已忘言。

纷纷国手知谁是,静对閒花卧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