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其一)

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

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

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

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

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

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

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

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

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

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

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明时因病辞官后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与友人许殿卿、郭子坤在林园中的悠闲生活。诗中充满了田园诗意,描绘了自然美景和农耕生活的和谐画面。

首句“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表达了诗人因病辞官后,在林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提到诗人向往古代隐士沮溺的生活方式,并与友人一同游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简单与淳朴,通过与友人的聚会饮酒,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在园中闲适自在的情景,通过使用辘轳提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青门瓜,作为简朴的美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清新雨气,心情愉悦,与友人在南楼畅谈,远离尘嚣。

“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欣赏山色之美,余晖洒满整个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则展现了天空中云霞遍布,炊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通过描绘田间劳作的景象,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与勤劳。“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最后,“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总结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体验,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能够消除心中的忧愁。“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常来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辞官后的闲适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其二)

佳客即良夜,此会安可期。

结发为兄弟,晤言今在兹。

层台挺浮云,河汉宛其垂。

积阴濯列宿,三五正参差。

前山殿影乱,雨势坐已移。

皎月出平陵,徘徊当照谁。

清光澄暑气,飒若撤长帷。

潦水明树间,流飙澹华榱。

零露响空林,蟪蛄以鸣悲。

世路良独难,斗酒多所宜。

达人忌荣名,千载同一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

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

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

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

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

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

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九日集殿卿池亭分赋(其一)

卜幽命词客,冠盖至如麇。

白云澹萧晨,黄花媚新酝。

洒翰湖山清,开樽鱼鸟近。

零露偃池荷,凄风携篱槿。

径回片桥出,林瞑寒城隐。

临流濯长缨,飘然袪尘坌。

形式: 古风

九日集殿卿池亭分赋(其二)

寒空鹊岭秀,霁野湖水阔。

墟落散城隅,池亭入幽豁。

云阴出水鲜,石色含霜活。

白鸟下烟际,归鸿起天末。

返照款长林,群流乱相聒。

紫蟹壮可持,浊醪美堪掇。

秋高吹台兴,老剧文园渴。

佳节有独醒,吾生岂云达。

形式: 古风 押[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