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思

暮年多感怆,孤梦久不成。

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

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

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

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

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晚年常常感到悲伤和凄凉,孤独的梦境总是难以成眠。
昏暗的残灯没有火焰,夜晚的雨滴声清晰可闻。
吃得少,夜里经常感到饥饿,空荡的肠胃发出响声。
尽管老母鸡三声啼叫,但山窗前的天色依然未明。
默默背诵着旧日的书籍,更加觉得辜负了这一生。
披上衣服,抓挠着稀疏的头发,心中壮志豪情如江河奔腾。

注释

暮年:晚年。
多感怆:常常感到悲伤凄凉。
孤梦:孤独的梦境。
久不成:难以成眠。
残灯:昏暗的灯。
暗无焰:没有火焰。
宿雨:夜晚的雨。
滴有声:声音清晰。
食少:吃得少。
夜常饥:夜里经常饿。
空肠鸣:肠胃响声。
山窗:山窗前。
终未明:天色依然未亮。
默诵:默默背诵。
旧记书:旧日的书籍。
更觉:更加觉得。
负平生:辜负一生。
披衣:披上衣服。
短发:稀疏的头发。
壮志浩纵横:壮志豪情奔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晓思》,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首句“暮年多感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伤。接着,“孤梦久不成”暗示了诗人孤独无依,连梦境也难以慰藉。环境描写细致入微,“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昏暗的灯光和雨声交织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中通过“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即使吃得少,夜晚也常常感到饥饿,辗转反侧,内心空虚。再以“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天已微明,但窗外的景色依旧灰暗。

最后两句“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而“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则以动作和心理刻画,展现出诗人虽然年迈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豪情。

整体来看,《晓思》是一首抒发老年孤独与壮志未酬之感的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晓望海山

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

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敛。

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

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

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

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

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形式: 古风

柴怀叔殿院世綵堂

卷服貂冠世间有,荣悴纷纷翻覆手。

不如御史老莱衣,世綵堂中奉春酒。

北斗为觞山作豆,凤竹鸾丝太中寿。

今年宗祀降恩纶,太中拜前公拜后。

呜呼人谁无父母,盛事有及公家否。

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我欲杀青书孝友,愧非太史马牛走。

圣朝若遣采诗官,尚可为公图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栽牡丹

携锄庭下斸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桐江行

我来桐江今几时,面骨峥嵘鬓如雪。

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

十年山栖却火食,酿桂餐芝自芳洁。

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飧常呕噎。

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

将行复辍却退坐,台符吏牍令人愁。

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

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