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路忘行役,船窗杂笑谈。
云烟收楚北,风雨渡江南。
鸟白山逾碧,螺青浪泼蓝。
天晴山寺现,微月上松龛。
这首清代诗人陈遹声的《江行杂诗(其二)》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客路忘行役"表达了旅人沉浸在旅途中的忘我状态,可能是因为景色迷人或与同伴的交谈使疲劳暂时得以缓解。接下来的"船窗杂笑谈"进一步渲染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云烟收楚北,风雨渡江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从楚地到江南的行进过程,暗示了地理上的转换和气候的差异。"鸟白山逾碧,螺青浪泼蓝"两句运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白色的鸟儿、碧绿的山峦、青色的海螺和蔚蓝的江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
最后两句"天晴山寺现,微月上松龛"以日落天晴后山寺的显现和松林中升起的微月,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也寓含着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和对禅意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旅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对旅途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风物如全盛,江山已破残。
淮盐都改掣,唐镇旧迎銮。
鳌负三山重,蛟嘘六月寒。
鸡鸣京口泊,镫火隐渔滩。
船出焦出口,东方已破冥。
人惊双鬓白,山为六朝青。
梵呗松寥阁,梁碑鹤冢铭。
晓峰开画幛,环列似围屏。
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鹅鸭声中打桨行,放船天气趁新晴。
风吹水面鳞鳞皱,波到桥心贴贴平。
绿树炊烟千缕直,青山夹岸一帆轻。
渔村镫火穿篱出,舵底吟诗待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