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珠江给谏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

拾芥科名早,登瀛物望新。

履声绳祖武,砖影轶前尘。

董笔推良史,潘舆有老亲。

木天曾注籍,桂浦暂閒身。

举世为形役,惟公得性真。

杯棬方爱日,风树忽经春。

怀古今犹昨,匡时德有邻。

报恩终报国,忧道不忧贫。

握手相知晚,论心惜别频。

上方留笑语,北阙返词臣。

山静宜孤鹤,时清见一麟。

封章欣入直,飞札笑逃秦。

拜命嘉平腊,题诗上巳辰。

求声中宿应,学步少陵陈。

点检溪桥约,沉吟粤海滨。

问年吾老矣,七十尚迷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隐士形象,与世俗的纷扰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首联“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将隐士比作天上金门的客人,与林间的白社之人,形象地展示了其超脱世俗的身份与生活状态。颔联“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自然界的自由呼吸与精神的高洁,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颈联“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通过比喻,表达了隐士虽身处低微却志向远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尾联“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赞扬了隐士的文章超越了智者,无论出入都超越了众人,展现了其非凡的才华与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美,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形象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庞明经

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

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

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

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

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

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

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

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

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

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

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

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

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

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

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

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

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

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

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

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

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

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

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答李明府礼山见过韵

久向连山宰,清风迥出尘。

舞干苗可格,振铎欲还淳。

夙契神交远,今来道味亲。

寻僧閒半日,留客话清晨。

野果聊将供,茶经欠讨论。

疏慵难恕己,豁略在当人。

归咏贻新句,开缄拜下陈。

思君似明月,冰影接霜筠。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呈樊学院晦庵三十二韵

圣治法唐虞,明良协典谟。

股肱隆委任,声教务覃敷。

五岭承天眷,三台耀斗枢。

九重申简命,多士仰鸿儒。

閒气钟蚕僰,清风溯马湖。

尚书诒燕翼,继体执金吾。

报国惟忠孝,传家有范模。

文孙绳祖武,国士起天衢。

释褐琼林宴,传胪玉殿趋。

木天凭起草,渠阁属操觚。

道德踪伊雒,文章绍董狐。

两衔丹凤诏,重佩玉麟符。

丙岁持衡鉴,秋闱起滞濡。

重离欣继照,万汇快昭苏。

返命天颜喜,闻风物望孚。

居诸俄十稔,往复载前驱。

士习由师帅,文风赖植扶。

輶轩专节钺,冰檗绝苞苴。

憩茇留棠荫,旬宣极海隅。

殷雷争启蛰,合浦罕遗珠。

藉藉驰清誉,谦谦逊硕肤。

咨询穷草泽,拂拭遍泥涂。

两返巡方棹,言寻出世徒。

维舟问农圃,戒仆却传呼。

握手怜僧老,谈心到日晡。

交从文字密,禅爱性情孤。

我本同枯木,生涯但守株。

披来三事衲,赢得半生愚。

天上青骢马,山中白首猪。

云泥随去住,车笠且须臾。

知有重来约,宁忘去路迂。

明朝到韶石,曾记大通无。

形式: 排律

贫儿诗

微生返自然,从不慕肥鲜。

怀古发长啸,师心空复怜。

五金曾跃冶,百炼始成绵。

故旧休通款,交游耻胁肩。

回车遵道路,绝粒事神仙。

俛首甘人后,翻身走马前。

清臞形似鹤,皎洁净于莲。

管带蒲团话,忘炊曲突烟。

流尘生破甑,飞辔跃征鞭。

短景催年老,斋居免业牵。

卑栖宜矮屋,高咏薄贪泉。

孤竹常枵腹,长江懒索钱。

缊衣云片片,缀钵日悬悬。

草屩将身去,香珠信手揎。

野榸随地斸,苦茗带渣煎。

忽讶隙风冷,宁知土壁穿。

竹疏成鼓吹,松老落钗钿。

菌枕纹依榻,莎茵绿胜毡。

菜根邀上客,粪芋享时贤。

捲幔山光满,窥池日晕圆。

虚空高放眼,浓厚息垂涎。

雅俗随丰俭,人天任促延。

二时行处办,十万梦中缠。

香国原无饭,陶琴岂有弦。

衣珠藏自富,竿影正还偏。

审能甘澹薄,何用更雕镌。

寄语诸方道,来参一味禅。

寒温三事衲,风雨七条椽。

虚室空诸有,全身剩一拳。

步行骑水牯,袖手看鞦韆。

野老焚刍狗,村童放纸鸢。

人由人去就,我与我周旋。

衣褐休怀璧,书空代写笺。

海潮消复长,山月望还弦。

物理应如此,吾宗妙不传。

休粮修白业,因地种黄连。

苦趣成真乐,灵根秀识田。

无心乘化往,何事抱愁思。

道在箪瓢外,閒非水石边。

形骸同土木,蓑笠亦貂蝉。

真见须离见,生缘讵有缘。

本来无欠剩,谁复较偏全。

细入微尘界,高登自在天。

瓶盘终有漏,溪壑不须填。

幻寄随漂梗,浮生等逝川。

光阴销艳骨,风烛散歌筵。好去参云水,归来磨■砖。

腰间舂米石,江上钓鱼船。

珍重惟今日,蹉跎又一年。

漫将儿女见,逐物起狂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