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樊学院晦庵三十二韵

圣治法唐虞,明良协典谟。

股肱隆委任,声教务覃敷。

五岭承天眷,三台耀斗枢。

九重申简命,多士仰鸿儒。

閒气钟蚕僰,清风溯马湖。

尚书诒燕翼,继体执金吾。

报国惟忠孝,传家有范模。

文孙绳祖武,国士起天衢。

释褐琼林宴,传胪玉殿趋。

木天凭起草,渠阁属操觚。

道德踪伊雒,文章绍董狐。

两衔丹凤诏,重佩玉麟符。

丙岁持衡鉴,秋闱起滞濡。

重离欣继照,万汇快昭苏。

返命天颜喜,闻风物望孚。

居诸俄十稔,往复载前驱。

士习由师帅,文风赖植扶。

輶轩专节钺,冰檗绝苞苴。

憩茇留棠荫,旬宣极海隅。

殷雷争启蛰,合浦罕遗珠。

藉藉驰清誉,谦谦逊硕肤。

咨询穷草泽,拂拭遍泥涂。

两返巡方棹,言寻出世徒。

维舟问农圃,戒仆却传呼。

握手怜僧老,谈心到日晡。

交从文字密,禅爱性情孤。

我本同枯木,生涯但守株。

披来三事衲,赢得半生愚。

天上青骢马,山中白首猪。

云泥随去住,车笠且须臾。

知有重来约,宁忘去路迂。

明朝到韶石,曾记大通无。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为明代成鹫所作《呈樊学院晦庵三十二韵》。诗中以“圣治法唐虞”开篇,描绘了理想的政治局面,君臣和谐,国家治理效仿古代圣贤之法。接下来,“股肱隆委任”至“传胪玉殿趋”,描述了朝廷重用人才,选拔官员的场景,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制度的完善。

“尚书诒燕翼”至“文风赖植扶”,则进一步阐述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师长在培养人才、弘扬文化方面的作用。诗中提到的“文孙绳祖武”、“文风赖植扶”等语句,表达了对后辈继承先人事业、弘扬文化的期望。

“释褐琼林宴”至“秋闱起滞濡”,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盛况,以及选拔人才的过程,体现了对知识和才能的尊重。接着,“两衔丹凤诏”至“重佩玉麟符”,通过描述官员的任命和职责,展现了权力与责任的关联。

“丙岁持衡鉴”至“万汇快昭苏”,则展示了官员在治理国家、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以及他们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最后,“天上青骢马”至“宁忘去路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如政治、教育、文化、科举等,还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人才的重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责任的思考。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贫儿诗

微生返自然,从不慕肥鲜。

怀古发长啸,师心空复怜。

五金曾跃冶,百炼始成绵。

故旧休通款,交游耻胁肩。

回车遵道路,绝粒事神仙。

俛首甘人后,翻身走马前。

清臞形似鹤,皎洁净于莲。

管带蒲团话,忘炊曲突烟。

流尘生破甑,飞辔跃征鞭。

短景催年老,斋居免业牵。

卑栖宜矮屋,高咏薄贪泉。

孤竹常枵腹,长江懒索钱。

缊衣云片片,缀钵日悬悬。

草屩将身去,香珠信手揎。

野榸随地斸,苦茗带渣煎。

忽讶隙风冷,宁知土壁穿。

竹疏成鼓吹,松老落钗钿。

菌枕纹依榻,莎茵绿胜毡。

菜根邀上客,粪芋享时贤。

捲幔山光满,窥池日晕圆。

虚空高放眼,浓厚息垂涎。

雅俗随丰俭,人天任促延。

二时行处办,十万梦中缠。

香国原无饭,陶琴岂有弦。

衣珠藏自富,竿影正还偏。

审能甘澹薄,何用更雕镌。

寄语诸方道,来参一味禅。

寒温三事衲,风雨七条椽。

虚室空诸有,全身剩一拳。

步行骑水牯,袖手看鞦韆。

野老焚刍狗,村童放纸鸢。

人由人去就,我与我周旋。

衣褐休怀璧,书空代写笺。

海潮消复长,山月望还弦。

物理应如此,吾宗妙不传。

休粮修白业,因地种黄连。

苦趣成真乐,灵根秀识田。

无心乘化往,何事抱愁思。

道在箪瓢外,閒非水石边。

形骸同土木,蓑笠亦貂蝉。

真见须离见,生缘讵有缘。

本来无欠剩,谁复较偏全。

细入微尘界,高登自在天。

瓶盘终有漏,溪壑不须填。

幻寄随漂梗,浮生等逝川。

光阴销艳骨,风烛散歌筵。好去参云水,归来磨■砖。

腰间舂米石,江上钓鱼船。

珍重惟今日,蹉跎又一年。

漫将儿女见,逐物起狂颠。

形式: 古风

九秋杂咏(其一)秋云

太虚本无质,幻迹偶因风。

日月涳濛外,星河淡荡中。

影边消伏暑,天际失奇峰。

莫讶人情薄,炎凉到处同。

形式: 五言律诗

九秋杂咏(其二)秋蓬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

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秋杂咏(其三)秋籁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

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

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

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