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春残》是罗与之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首句“林端啼鴂损年芳”以杜鹃鸟的啼声象征春光的消逝,暗示时光匆匆;“洞口空怜野水香”则通过描写清幽的洞口旁流水散发出的清香,表达对春日美景的留恋。
接下来,“人与落英兼寂寞”写出了诗人和落花的共同孤独,两者都处在春末的寂寥之中;“蝶随飞絮两彷徨”进一步描绘了蝴蝶在飘零的飞絮中迷失方向的情景,增添了伤感的氛围。
“不因花事荣枯易,未觉春工代谢忙”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即使花开花落是常理,他仍未察觉春天的更替是如此匆忙。
最后,“却爱晚来风日暖,绿阴十丈漾横塘”描绘了傍晚时分,温暖的阳光洒在绿荫下的池塘,水面泛起涟漪,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残之际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中的片刻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