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四)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誇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四》,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贫富贵贱的超然态度。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人生变迁,昨日的欢乐可能转瞬即逝,今天就可能变为悲伤。这里的“第宅”指豪华的住宅,“亲宾”则是亲近的朋友和宾客。这两句话传递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情感。诗人通过昨日可以在屋顶上晒太阳,而今天却只能在门外努力拉拢顾客的对比,表达了命运多舛和生活的不易。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这里,“北邙”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但在此处更多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远方或者边疆地区;“东海”则代表广阔无垠的海洋。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和生活无常的感受。

“莫笑贱贫誇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警世之言,他提醒人们不要因贫穷而被嘲笑,也不要因为富贵而自傲。最终,无论贫富,我们都会成为枯骨。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平等和生命的有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物是人非以及贫富平等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杪秋独夜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松下琴赠客

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

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

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

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