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九月梦与范季沾同登北潭之临芳亭觉而作诗记其事以示范

高陵五六松,潭水涵清阴。

白鸟如避世,巢居得幽深。

杂花眩青红,苦节方森森。

何人作虚亭,想像云栖心。

我梦涉陈迹,君亦同登临。

相与定嘉名,洗去花草淫。

看云抚修碧,夕景低遥岑。

风林淡秋月,霜枝鸣玉琴。

两意谁识之,好处烦幽寻。

閒居志则同,岁月能骎骎。

时无陶彭泽,此曲难知音。

亭前有奇石,迁流失山林。

顾亦如我曹,鬓发风沙㑴。

小儿重外物,列屋享千金。

区区心甚长,因循困华簪。

忽焉事大谬,危机恐难任。

平生下泽车,斯言吾所钦。

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

自喜迹犹浅,凫雁容浮沉。

泥行自萧散,世路皆崎嵚。

此邦真可老,城郭环清浔。

结庐与君俱,开写平生襟。

里巷日还往,杖屦行讴吟。

还寻梦游处,无忘神所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季沾一同游览北潭之临芳亭的梦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高陵五六松,潭水涵清阴”,描绘了高高的山陵上生长着五六棵松树,潭水映照着松树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接着,“白鸟如避世,巢居得幽深”一句,通过描写白鸟在深邃的巢穴中生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意境。

“杂花眩青红,苦节方森森”两句,既展现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绚烂景色,又暗喻了诗人坚守节操的精神。接下来,“何人作虚亭,想像云栖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以及对云中栖息的想象。

“我梦涉陈迹,君亦同登临”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了这段梦境之旅。“相与定嘉名,洗去花草淫”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去除世间纷扰,回归纯净。

“看云抚修碧,夕景低遥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云中漫步,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之上,画面充满了诗意。接下来,“风林淡秋月,霜枝鸣玉琴”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两意谁识之,好处烦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友人之间情感的理解与探索。“闲居志则同,岁月能骎骎”则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他们的友谊。

“时无陶彭泽,此曲难知音”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知音的渴望。“亭前有奇石,迁流失山林”通过描述亭前的奇石,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

“顾亦如我曹,鬓发风沙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然的向往。“小儿重外物,列屋享千金”对比了世俗的追求与诗人的超脱态度。

“区区心甚长,因循困华簪”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满,以及寻求解脱的愿望。“忽焉事大谬,危机恐难任”则提醒人们要警惕生活中的变故与风险。

“平生下泽车,斯言吾所钦”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强调了诗人坚持自我,不受世俗影响的决心。

“自喜迹犹浅,凫雁容浮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同时也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泥行自萧散,世路皆崎岖”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此邦真可老,城郭环清浔”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地的喜爱,以及希望在此终老的愿望。“结庐与君俱,开写平生襟”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愿望,以及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一)

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

青灯忽今夕,华屋映高秋。

华屋亦何为,百年竟山丘。

适意在归与,肉食非我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二)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

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

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形式: 古风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三)

我家恒山阳,山光碧无赖。

月窟荫风篁,十里泻澎湃。

兹焉有乐地,不去欲谁待。

自要尘网中,低眉受机械。

形式: 古风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六)

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

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

行穷清颍水,不辨洗蒸溽。

吾生岂匏瓜,一笑为捧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