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姜生弹琴

客来山水际,为我鼓鸣琴。

月泛三湘色,松流万壑音。

焚香消昼永,啜茗到更深。

莫漫弹招隐,方怀桂树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琴之乐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的意境。

首联“客来山水际,为我鼓鸣琴”,开篇即以“客”引出主题,将听琴置于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琴声悠扬,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响,与周围的山川水色融为一体,增添了听琴的雅致与深邃。

颔联“月泛三湘色,松流万壑音”,进一步扩展了听琴的场景。月光洒在三湘之地,映照出一片银白,与松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这里的“泛”字和“流”字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流转。

颈联“焚香消昼永,啜茗到更深”,描述了听琴时的氛围与细节。焚香可以净化心灵,使人心境平和;而品茗则是一种享受,它与听琴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听琴者对生活的品味,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从白日到夜晚,听者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不愿离去。

尾联“莫漫弹招隐,方怀桂树吟”,以“招隐”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桂树”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在桂树下吟唱,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这一联既是对前文听琴情景的升华,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听琴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追求。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题杨梦山先生半间楼

旧有沧洲兴,今成绿野游。

桃花千树雨,月色半间楼。

隐几山光入,开帘海气收。

却令麟阁上,图画想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新城馆中夜坐

独坐燕南馆,桃灯坐自深。

还家游子路,去国迩臣心。

落月征车动,寒霜客袂侵。

陆沉非避世,吾道在云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途中书怀二首(其一)

圣代无高隐,行藏亦有因。

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

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

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途中书怀二首(其二)

太息宗祊计,回天事信难。

三年头欲白,八疏口将丹。

璇海波能润,瑶台月正安。

汉庭多彊项,谁敢测宸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