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书怀二首(其一)

圣代无高隐,行藏亦有因。

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

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

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途中书怀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圣代无高隐”,意味着在盛世之下,没有隐居避世的人,暗含着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与反思。接着,“行藏亦有因”则指出人的行为和选择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强调了个人行动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淡泊和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中,“止足”意为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静;“微尚”则是指微小而高尚的情趣或志向。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简单的生活态度,同时将国家的安危寄托于有能力的大臣身上,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报答君主恩惠和关怀的愧疚之情,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流露出诗人对亲情和君臣关系的尊重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社会责任以及家庭情感的复杂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途中书怀二首(其二)

太息宗祊计,回天事信难。

三年头欲白,八疏口将丹。

璇海波能润,瑶台月正安。

汉庭多彊项,谁敢测宸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单家桥

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

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

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

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暮抵德州城下

瞥见漳河水,燕齐两界分。

郡楼融晚雪,津柳挂残云。

病骨寒应倦,乡音近稍闻。

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茌平道中感怀

父老迎相问,君今华发归。

云霄身自贵,家国事多违。

具迩差皆尽,同游既已稀。

畏看旧门巷,先有涕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