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尝试登上高峻之地,敌人的骑兵隐藏在城墙之下。
难以分辨风尘中的景象,怎能理解天地间的公正之心。
军营靠近边疆,月亮近在咫尺,战斗艰苦,阵势深沉如云。
每天夜晚,楼阁之上,远远传来横笛的乐音。

注释

岧峣:形容山峰高耸。
虏骑:敌人的骑兵。
城阴:城墙的阴影处。
风尘色:战争中的烟尘和色彩。
天地心:自然界的规律和公正。
边月:边境的月亮。
阵云:战场上的云气。
更楼:古代用于报时的高楼。
横笛音:悠扬的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心境。"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两句,通过对山峦和敌军逼近城下的形象描写,传达了战争的紧迫感和危机重重的局势。"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则表明了诗人在战乱中的迷茫和困惑,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接着,“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艰难和持续的时间长短。"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则是诗人在夜晚登上城楼,听到远方传来的横吹笛声,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也暗示着对战争以外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边塞将士在战争中的辛酸和孤独,以及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收录诗词(3)

张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唐代中期名臣。唐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了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绘像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 字:
  • 籍贯: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08年—757年11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守睢阳作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形式: 排律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见远亭

高亭□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杂咏

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