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
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
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
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
燕山北起高峨峨,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日暮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馀易水寒,白翎飞下地椒乾。
经过此地对流水,知尔踟蹰马上看。
新丰美人青楼姬,绛裙素腕娇双眉。
暂歇秦筝劝郎酒,西凉葡萄金屈卮。
郎君但饮休辞醉,百年悠悠梦中是。
神血朝凝不复知,日暮青山北邙里。
回身更整十三弦,金雁离离绕钿蝉。
十二栏杆月将坠,锦筵红烛浮青烟。
人生欢乐那能久,岂悟星躔倏奔走。
妾容未改君少年,日日尊前劝君酒。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閒。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