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八)

此地暑易尽,家家闻捣衣。

拽车水牯瘦,击鼓鬼娘肥。

风景连年是,人情半刻非。

老僧惟一钵,每日饱方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北地区沈阳的日常生活景象与情感变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此地暑易尽”,点明地点为气候较为凉爽的北方,暑气易于消散,暗示出不同于南方的地理环境特征。接着,“家家闻捣衣”一句,通过捣衣声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了北方秋季人们准备冬衣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忙碌。

“拽车水牯瘦,击鼓鬼娘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两个场景:瘦弱的水牛拉车劳作,而击鼓的女子则身形丰满,充满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不同职业、性别间的鲜明对比,富有生活情趣。

“风景连年是,人情半刻非”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风景年复一年地保持不变,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然而人情却在短暂的瞬间发生变化,暗示了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这两句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最后,“老僧惟一钵,每日饱方归”描绘了一位和尚每日劳作后满足归来的画面。和尚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足,反映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这一形象与前文的世俗生活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北地区沈阳的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和社会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丰富的生活画面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九)

白日只斯须,频年乞海隅。

罪多识命贱,书到益身孤。

秉拂寻顽石,题诗答腐儒。

明知乡国没,仍梦到西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

北里有遗老,寻诗尚未还。

定知题落叶,随意到空山。

白昼全无韵,棋枰久已閒。

好携秋爽色,一洒户庭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白鹤亦有泪,悲凉与世同。

要从今日事,稍见古人风。

笛里声初断,囊中药屡空。

只留天一线,呼吸可能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侧立向空荒,风吹恨愈长。

文章宜溷厕,牛骥共禅房。

不识梅花白,惟誇麦子黄。

秋来瓜独好,小摘齿牙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