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圣泉

一脉灵泉妙莫寻,倏然清浅倏然深。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

十载尘襟思浣濯,几朝风雨阻登临。

贵阳八景兹尤胜,莫惜新题寄赏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寄题圣泉》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对圣泉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莫测、深浅难定的特点。诗中以“一脉灵泉妙莫寻”开篇,巧妙地将圣泉的神秘与不可捉摸性展现出来。接下来,“倏然清浅倏然深”两句,生动描绘了泉水时而清澈见底,时而深不可测的动态变化,赋予了泉水生命般的灵动。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泉水的自然属性与历史底蕴。泉水的痕迹在石鼓上显现,暗示着泉水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而源头则追溯至遥远的青山,表明了泉水的古老与永恒。这种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

“十载尘襟思浣濯,几朝风雨阻登临”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圣泉的向往与追求。十年的尘世烦恼,几度风雨的阻隔,都无法阻挡诗人对圣泉的渴望,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贵阳八景兹尤胜,莫惜新题寄赏心”两句,点明了圣泉在贵阳八景中的独特地位,并鼓励人们珍惜这份自然之美的馈赠,寄寓了诗人对圣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圣泉的神秘、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贵州城鼓楼次孔都宪先生韵

遐方踪迹谩登楼,老大功名愧缪悠。

丹在寸心常恋阙,雪从双鬓渐盈头。

云山入画分明见,景物供吟次第收。

不学仲宣闲感慨,人生随处可销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瓮城河

两岸人烟草木多,东风匹马瓮城河。

桥横百尺平如砥,山倒千峰翠似螺。

古迹已随城剥落,奔流长与石冲磨。

尘缨未濯年光老,空愧沧浪孺子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清平道中遇京使问讯

两骑驰驱自帝畿,途中相问故迟迟。

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

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

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云霓今属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倡

俯仰无惭乐有馀,茫茫天地即吾庐。

囊琴赵老常携鹤,弹铗冯驩非为鱼。

笑把尘缨临水濯,醉携椽笔傍崖书。

镇阳洵美犹吾土,满眼江山画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