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尹忆云林寺泉(其二)

我曩入飞峰,心迹双萧寂。

微言证璨可,倦枕苍石壁。

希微九天籁,汗漫三世隔。

瘴海今横流,何者为我宅。

将毋归稽留,不然栖大涤。

洗耳听韶濩,妍朱校仙册。

夜汲一军持,玉水方流液。

虽落尘网中,金骨炼营魄。

试招何尹俱,割半垂龙席。

各据一洞天,袖方聊煮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昶的《和何尹忆云林寺泉(其二)》,他以个人的游历和心境为背景,描绘了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向往与思考。首句“我曩入飞峰”表达了诗人曾经深入山中的经历,"心迹双萧寂"则体现了内心的清净与孤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微言证璀璨”暗示了佛教教义的深奥,“倦枕苍石壁”则描绘了在山中静修的生活状态。

诗人感叹“希微九天籁,汗漫三世隔”,意指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遥远,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接着,他面对现实的困境,自问何处能成为真正的归宿,考虑是否留在山中或寻求更深远的修行之地如大涤。

“洗耳听韶濩,妍朱校仙册”表达了诗人倾听自然之声,研读佛经的虔诚,而“夜汲一军持,玉水方流液”则描绘了夜晚汲取泉水的场景,象征着净化心灵的过程。尽管身陷尘世,但诗人坚信自己能在修炼中保持金一样的品质。

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何尹共享修行生活,共同占据洞天福地,甚至以煮石为乐,展现了他们超然物外的志趣。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执着并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4)

袁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吴山水仙王祠

巫史传芭进酒卮,长筵吹彻玉参差。

千年薶碧终难化,八月怒涛空尔为。

配以逋仙荐秋菊,从骖水伯闪朱旗。

江流不尽兴亡恨,抉眼苏台鹿上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愤(其一)

朝与蝮蛇游,暮与豺虎居。

劫掠长安中,官军不留余。

黄巾势合离,朝市成荒墟。

燔烧及城阙,阊阖震绮疏。

九陌夜无人,出则防击狙。

念我平生友,换酒脱金鱼。

途穷各窜逸,蒺藜塞中衢。阿谁裹饭问,跰?困子与。

独有于侍御,再顾荜门庐。

壮我猛将援,饴我行胥疏。

患难情倍亲,促坐愿须臾。

皇天况甘雨,洒我园中蔬。

忧虫日以苏,槁苗日以苏。

摘蔬更沽酒,留公解饥劬。

形式: 古风

幽愤(其二)

月晕知将风,碍润知雨至。

及彼未雨时,绸缪桑土悴。

倾桡易新栋,败甓圬早治。

何以危堂下,鱼龙陈百戏。

在位姑谋乐,栖苕无远志。

不知火将燃,不预庀戎器。

一朝青犊群,盗弄禁壖地。

鬼兵请助我,藉歼翎候使。

岂有垂天翼,资彼群蝗翅。

岂有神武朝,惜力五斗米。

名言失正顺,敌衅挑携贰。

瓜剖而豆分,危亡运自致。

形式: 古风

幽愤(其三)

泰伯为让王,采药适蛮乡。

开国称至德,周道日以昌。

礼烈贝勒长,让位有耿光。

奉曼珠应身,神武天称扬。

故鞭苔四裔,探筴卜世长。

不敢先天下,老子三宝章。

何尤扫氛祲,枉矢贯天狼。

天眷有让德,艮维降之祥。

三陵望郁葱,佳气方未央。

柹附誓翊戴,巩卫于苞桑。

齐心奉圣主,长御万年觞。

兵气繇政秕,乱萌繇志荒。

叛氓治昌披,胡兵惩陆梁。

立国自有本,济时岂无方。

尼父曰正名,圣者道其常。

立石与僵柳,先诛眭议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