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愤(其三)

泰伯为让王,采药适蛮乡。

开国称至德,周道日以昌。

礼烈贝勒长,让位有耿光。

奉曼珠应身,神武天称扬。

故鞭苔四裔,探筴卜世长。

不敢先天下,老子三宝章。

何尤扫氛祲,枉矢贯天狼。

天眷有让德,艮维降之祥。

三陵望郁葱,佳气方未央。

柹附誓翊戴,巩卫于苞桑。

齐心奉圣主,长御万年觞。

兵气繇政秕,乱萌繇志荒。

叛氓治昌披,胡兵惩陆梁。

立国自有本,济时岂无方。

尼父曰正名,圣者道其常。

立石与僵柳,先诛眭议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昶的《幽愤(其三)》,表达了对古代贤人泰伯让位事迹的赞扬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中提到泰伯为了道德原则,放弃王位,前往蛮乡采药,他的高尚品德使得周朝得以建立并日益兴盛。诗人借泰伯的事迹,倡导谦让和公正,强调礼制的重要,同时也批评了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和政治失序。

诗中“礼烈贝勒长,让位有耿光”赞美了泰伯的让位精神,“天眷有让德,艮维降之祥”表达了上天对谦让者的眷顾。诗人还提到了治理国家的策略,如“兵气繇政秕,乱萌繇志荒”,指出军事力量应由良好的政治决策引导,防止乱源滋生。最后,诗人引用孔子的“正名”思想,强调纠正错误观念的重要性,并以“立石与僵柳,先诛眭议郎”结尾,寓意要坚决打击破坏秩序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颂扬古代美德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和期待,体现了袁昶作为清末官员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24)

袁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全谢山先生像

梨洲授四明,史学冠当代。

先生尤卓荦,识见越流辈。

微言兼大义,抗论必千载。

事迹辨是非,人材儗进退。

上可继毛朱,下足开钱戴。

走也私淑殷,遗书颇津逮。

祠堂拜公像,静挹温和态。

梁君再示我,又若聆謦欬。

句余搜土音,端溪有遗爱。

我愿摹万本,瞻仰同泰岱。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游上方山(其一)

石梯三百级,梯尽即茅庵。

蹋壁身攀树,窥窗影落潭。

声闻停梵呗,呼吸尽烟岚。

七二枯寮在,何人十日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游上方山(其二)

古树绿成海,前山复后山。

参天多磊落,拔地少弯环。

落叶荒途里,空腔断壁间。

婆娑生意好,点缀碧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涯

涓涓细濑胜尘沙,路转城阴水两叉。

虾菜亭空荒渚卸,藜光桥古御街斜。

长空叆叇天如墨,老树蒙茸雪作花。

今古诗人多聚此,玉延亭外即西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