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四)送春六曲

一片花飞春已暮。那堪万点飘红雨。

白发送春情更苦。愁几许。满川烟草和风絮。

常记解鞍沽酒处。而今绿暗旗亭路。

怪底春归留不住。莺作驭。朝来引过西园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渔家傲·其四》(送春六曲)由段克己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凄凉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深深愁绪。首句“一片花飞春已暮”以花瓣飘落象征春光将尽,渲染出一种伤感的氛围。"那堪万点飘红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凋零之感,仿佛漫天飘洒的是红色的雨滴,悲凉之意油然而生。

“白发送春情更苦”一句,借“白发”表达时光流逝与青春不再的哀愁,春情的苦涩更甚于季节的变迁。接下来,“愁几许”直接抒发词人的无尽愁绪,满眼所见的“满川烟草和风絮”则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与迷茫。

回忆起往昔“解鞍沽酒处”,词人怀念昔日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而今“而今绿暗旗亭路”却只剩下绿意黯淡的小径,暗示了人事的变迁。词人不解为何春天总是匆匆离去,于是责怪“莺作驭”,似乎责怪春莺引领春光离去,表达了对春日不再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一句“朝来引过西园去”以拟人手法,写春莺引领春天离开,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词人目送春归的场景,以及内心深处对春光消逝的深深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春去的哀愁与对过去的追忆。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

灯火萧条春日暮。荒山月上闻村鼓。

羁客閒愁知几许。千万缕。人閒没个安排处。

醉酒翩翩随所寓。泠然便以风为驭。

指点虚无云外路。留不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一)送春六曲

龙尾沟边飞柳絮。虎头山下花无数。

花底醉眠留杖屦。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

老去逢春能几度。不妨且作风光主。

明日不知风共雨。回首处。夕阳又下西山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最高楼.寿卫生行之.并序

贫而乐,天命复奚疑。儿女聚嬉嬉。

东村邀饮香醪嫩,西家羞馔蕨芽肥。

把年华,都付与,锦囊诗。白发青衣,是人所恶。

金印碧幢,是人所慕。顾吾道、是耶非。

山妻解煮胡麻饭,山童自制薜萝衣。

问人生,须富贵,是何时。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二首(其二)

尘满貂裘,依旧是、新丰羁客。

还感慨、中年多病,惟堪眠食。

方寸玉阶无地借,诗书勋业休重忆。

况而今、双鬓已成丝,非畴昔。兴废事,吾能说。

今古恨,空填臆。向南风望断,五弦消息。

眯眼黄尘无处避,洗天风雨来何日。

待酒酣、慷慨语平生,无人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