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末俗由来不贵儒,愚夫愚妇恣揶揄。
束书合向山林隐,绝迹莫登名利途。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咸平处士真堪羡,静守梅花住里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中“末俗由来不贵儒,愚夫愚妇恣揶揄”两句表明社会上对学术、儒家文化的轻视,以及普通人对于知识分子的嘲讽。这位隐逸之士选择远离世俗纷争,“束书合向山林隐”,将自己的脚步停留在自然中,不再追求名利。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平淡的生活状态,即使贫穷,也享受着与孙辈相处的乐趣,并且没有债务之忧,可以尽情地沉浸在酒精带来的放松中。
最后,“咸平处士真堪羡,静守梅花住里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的赞美。这里的“咸平处士”指的是那些平和、宁静地处理各种事务的人,“静守梅花住里湖”则是隐逸之士选择在自然中,以梅花为伴,居住于湖畔的生活。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以及对返璞归真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他对于简单、自在生活方式的赞扬。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野鹤清高六翮轻,孤云万里去冥冥。
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
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
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
湘魄能传楚泽芳,何如倒载醉襄阳。
夕阴空照栽葵圃,宿雨难乾打麦场。
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
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
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
素衣尘暗行人老,绿树阴浓曙日明。
倦眼冥冥浑似雾,忧心悄悄只如酲。
枇杷荐酒犹堪醉,杏子微酸尚带生。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陆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
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