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姚浚昌的《军中杂感(其三)》以军事谋略和庙堂决策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思考。首句“兵谋庙算两难谙”,揭示出军事战略的复杂与高深,决策者不易精通。接下来,“欲问青天意更含”暗示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疑惑和对上天意图的探寻。
“卜相朝中惊郑五,总戎阃外说朱三”两句,通过“郑五”和“朱三”两个具体人物,可能暗指朝廷中的权臣或将领,他们在决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这些决策却让诗人感到忧虑,因为“惊”和“说”字透露出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借头说敌谋终坏,抉眼悬门事岂甘”进一步描绘了战争中的残酷,敌人狡猾的计谋最终导致了失败,而某些牺牲者的悲惨遭遇令人痛心。“抉眼悬门”形象地展现了牺牲者的不甘和悲剧。
最后,“太息豪奸须驾驭,坐看篝火又淮南”表达了诗人对于奸佞之人的深深叹息,认为必须妥善掌控,同时对边境烽烟再起的担忧,以“篝火”象征战乱,淮南之地再次成为战场。
整首诗通过描绘军中情境和人物心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智谋权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