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氏仁寿轩

修竹林林贯四时,厖眉扶杖到期颐。

子孙长忆当年事,留取轩楹客赋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通过“修竹林林贯四时”一句,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竹林的恒久与生机。竹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四季常青的特性也寓意着生命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

“厖眉扶杖到期颐”则描绘了老人的形象,他们手持拐杖,面容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直到百岁之年。这一句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对长寿与智慧的赞美。

“子孙长忆当年事,留取轩楹客赋诗”表达了后人对先辈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轩楹,即屋檐下的柱子,此处借指居住或聚会之所。诗句暗示着,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人们总是会记住那些美好的相聚时刻,并以诗歌的形式将其传承下去,使之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永不褪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以及对生命、亲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对人性光辉和社会美德的颂扬。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道中怀景卢

宦路多睽别,春游隔弟兄。

频年再登陛,十日又离京。

吏责仓台少,官曹省闼清。

床头何夕月,冷话听残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阐阳驿二绝句(其一)

略略春晴天亦悭,雷惊雨作转头间。

浮云又逐东风起,不见前山出髻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阐阳驿二绝句(其二)

触石泉声高下闻,曾将两耳洗埃尘。

相逢尊酒今谁侣,细草青花是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范守翠微亭

带郭长堤十里春,是中佳处外风尘。

层层危磴浑依旧,一一高亭已斩新。

领略江山初纵目,剪除荆棘不劳神。

携壶一笑须投隙,官事何时可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