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早朝

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

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雪后早朝》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雪后长安早朝的壮丽景象。诗中以“月满长安雪未消”开篇,将月光与雪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清冷世界。接着,“分明银海泻秋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后的长安比作波涛汹涌的银海,生动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壮观。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长安的辉煌与庄严。雪光在万里的空间中闪烁,仿佛无数的珠玉散落,而宫殿则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巍峨,犹如双龙盘踞,气势磅礴。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描绘了日出时分,曙光初现,鳷鹊观(长安城中的建筑)逐渐显露出轮廓,而寒冷的气息依然笼罩着人们的衣裳,形象地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气候特点。

最后,“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希望君王能体恤民情,施以救济,体现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长安早朝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人文关怀的深意,是文徵明诗歌艺术的精彩展现。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元旦朝贺

仙音缥缈叶和鸾,天上春回白王闲。

日出鸡人初唱卯,雪消风伯为驱寒。

万方玉帛看王会,一岁朝仪重履端。

满目山河无限事,自惭无补直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恭候大驾还自南郊

圣主回銮肃百灵,紫云团盖翼苍精。

属车剑履星辰丽,先驾旂常日月明。

十里春风传警跸,万方和气恊韶韺。

白头欣睹朝元盛,愿续思文颂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庆成宴

花映珍盘出上供,风吹韶頀落遥空。

坐联日驭红云暖,恩湛宫壶瑞露融。

一代礼成郊社后,百年身际太平中。

晚酣不记归来处,彷佛春光玉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端午赐扇

剡藤湘竹巧裁将,珍重瑶华出尚方。

四海清凉初拜赐,一时怀袖总生光。

最怜明月难捐弃,即有仁风可奉扬。

真觉自天题处湿,墨痕狼藉露华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