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寄吴中望顾子良兼忆钱惟重

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

已报吴中急,空传邺下兵。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

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

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

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

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

旧日惟吴季,闻风抵顾生。

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

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南征寄吴中望顾子良兼忆钱惟重》。诗中表达了诗人南征时对家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年代的感慨。

首句“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描绘了兄弟分别东西,自己独自南征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接着,“已报吴中急,空传邺下兵”两句,通过报急和传兵的消息,展现了战乱的紧张局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安危的担忧。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庙堂上的议论,但似乎并未带来实质性的解决,流露出对决策效率的质疑。接下来,“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则描述了诗人傍晚离开京城,与外界信息隔绝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离乡背井的孤独感。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和对奔波劳碌的自责。接下来,“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自我安慰。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两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描述,也是对远方友人的牵挂。最后,“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表达了在战乱时期,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则反映了诗人对亲人安危的关心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旧日惟吴季,闻风抵顾生”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相聚和欢聚。“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呼唤,希望他们能够收到自己的消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挂念,也有对战乱时代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张职方上南都孙宗伯二十二韵时张适使西边

昭代称多士,孤忠世有人。

传家重清白,雅志抱经纶。

对策廑亲览,校书列近臣。

经筵随紫气,国学坐青春。

奉杖临雍日,陈诗幸洛辰。

旋迁宗伯贰,复佐宰衡钧。

已见官仪肃,行看海宇均。

婺星惊陨落,天意动悲辛。

匍匐龙山外,号呼镜水滨。

严陵藏避俗,安石起为民。

却向开基地,应辞要路津。

镐丰知镇静,礼乐待儒绅。

文藻东都赋,风云北阙身。

平生仰乔岳,迟暮接丰神。

矧附河东凤,兼怀阁上麟。

苍茫俱恋汉,慷慨独游秦。

岂作弹冠笑,惟怜解剑真。

乾坤青眼隔,吾道白头新。

边塞鱼书断,中原羽檄频。

何当息氛祲,从此静胡尘。

勋业垂伊傅,钟彝勒甫申。

悬知戴南斗,夜夜拱星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双寿崇封诗为贾尚书父母

北斗瞻垂象,南山赋雅篇。

周庠今踰重,汉制近能全。

玉露传中禁,瑶池集上筵。

共怜执爵美,谁识断机贤。

勋业风云会,恩光日月先。

遥知华封里,长此祝尧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王明府再任桂林

君今去怀县,空复忆河阳。

吏隐流风在,閒居作赋长。

朔徭看始化,越鸟讶俱翔。

天接扶桑外,人行八桂乡。

壮怀经马柱,客思渡熊湘。

春树谁家雉,秋田何处蝗。

岭云朝似雾,江月夜如霜。

和璧终当识,牙琴且莫忘。

有时还结绶,昨日共挥觞。

会待尚书履,飞飞入建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杨广文赴金川

都门罢祖筵,独马去翩翩。

别路荷风外,离怀梅雨前。

山含晴谷树,日泛晓河烟。

楚客秋看剑,吴人夜控船。

薄言寻乐地,还此尽高天。

城隐诸峰出,溪分四会连。

衣冠崇俨圣,俎豆肃趋贤。

道在禄从薄,官閒地自偏。

花明通德里,云拥广文毡。

载酒期何日,听诗动有年。

人间狂是客,江上漫仍仙。

应笑扬雄戟,徒劳草太玄。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