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

斗室香添小篆烟,一灯静对似枯弹。

忽惊夜半寒侵骨,流水无声山皓然。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雪景的静谧与寒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首句“斗室香添小篆烟”,以“斗室”点明空间之小,暗示环境的幽静。香炉中升起的“小篆烟”,既增添了室内的情趣,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氛围。这里的小篆烟,可能是指细长如篆书笔画的香烟,其轻柔袅袅,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

次句“一灯静对似枯弹”,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一盏孤灯静静地照着,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静物,与周围的世界形成对比。这里的“枯弹”比喻灯芯,形象地描绘了灯在寂静夜晚中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第三句“忽惊夜半寒侵骨”,突然转折,揭示了夜晚的真实温度。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突然感到寒气逼人,这种感觉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寒气不仅侵入身体,也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敏感之处。

最后一句“流水无声山皓然”,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川的景象。虽然流水无声,但山峰在雪后的明亮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无声的流水反衬出山的静美,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雪景的美丽与寒冷,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夜晚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7)

张实居(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鹦鹉洲哀辞

炎精灭,龙为鼠。群雄嚣,烈士忤。

怀刺独行遍九州,谁其识者孔文举。

荐士既不成,翻与死为伍。

邺下小儿竞学语,许昌庸奴安足数,监厨借面良堪侮。

祢生祢生气如虎,渔阳按节三挝鼓。

岑牟单绞目无睹,睥睨阿瞒相尔汝。

借刀杀人向荆浦,江夏豺狼曰黄祖。

当筵落笔赋《鹦鹉》,生平谩骂膺砧俎。

不可一世横千古,乾坤局蹐归黄土。芳洲何苍苍!

衰草何茫茫!为君一招魂,魂兮归故乡。

楚国山川兰蕙芳,江声浩宕风悲凉。

风悲凉,芳洲涸,乘白云兮驾黄鹤。

嗟嗟百鸷鸟,不如一雕鹗。

衰世举足妖氛恶,至今血照晴川阁。

形式: 古风

杖头钱

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

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

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

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

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

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

形式: 古风

宋赵千里海天落照图

南渡以后推丹青,入妙首数天水生。

光尧皇帝重毫素,集英殿里挥御屏。

赏赐一时颁内府,珊瑚碧玉黄金缯。

云麾将军有遗响,夏圭马远同驰声。

怪石盘绘世所贵,浮峦暖翠千人惊。

零纨断素久磨灭,譬如孤鹤遗修翎。

今兹之图何处得,海天落照临蓬瀛。

苍茫岛屿在云际,居然蜃市纷纵横。

贝阙琼楼互隐现,溟渤浩荡朝玉京。

金芝瑶草安可数,时有仙侣飘华缨。

方壶员峤生笔底,又如霞起连赤城。

鲸涛赑屃走寸腕,依稀喷沫蛟龙腥。

手招徐福呼不起,三山缥缈开金庭。

海堧洲渚势迢递,芥舟叶叶飞晴蜓。

碧岚翠霭千万叠,画工得勿劳经营。

一峰忽起冠云杪,遥睇众岭犹列星。

空斋卧游到悬圃,便欲击汰还扬舲。

琉璃万顷海烟灭,濯锦锦江如练明。

枕碧亭边启缃箧,耳畔但觉天风鸣。

隅庭落日杳无际,搔首海天何限情。

形式: 古风

悼亡二首(其一)

当时和泪织璇玑,零落惟馀旧锦机。

明月妆楼人寂寂,海棠庭院雨霏霏。

葳蕤不闭黄金锁,刀尺空裁白苎衣。

根杀春来双燕子,画梁同宿不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