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月下赏菊限韵柬邃庵太常先生》。诗中描绘了诗人月下赏菊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联“不随春蝶梦滕王,又送秋蝉过绿杨”以蝴蝶和秋蝉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春日里,蝴蝶追逐着花朵,而秋日里,蝉声渐起,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佳客到时非旧雨,好花开处亦重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佳客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而好花盛开之时恰逢重阳佳节,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刻的期待。同时,“非旧雨”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难得和珍贵,而“亦重阳”则强调了时节的美好与庆祝的意义。
颈联“为园恨少青山地,插帽羞看绿鬓郎”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环境和人事的感慨。诗人希望自己的园中能有更多的青山绿水,象征着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面对“绿鬓郎”,即年轻的朋友,诗人感到有些羞愧,可能是因为自己年华已逝,无法与他们一同享受青春的乐趣。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岁月易逝的无奈。
尾联“长对此花还此客,纵教多病也身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体多病,也能在赏花与朋友相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诠释——即便遭遇困难或疾病,只要心中有爱,就能保持乐观和健康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