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赏菊限韵柬邃庵太常先生

不随春蝶梦滕王,又送秋蝉过绿杨。

佳客到时非旧雨,好花开处亦重阳。

为园恨少青山地,插帽羞看绿鬓郎。

长对此花还此客,纵教多病也身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月下赏菊限韵柬邃庵太常先生》。诗中描绘了诗人月下赏菊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联“不随春蝶梦滕王,又送秋蝉过绿杨”以蝴蝶和秋蝉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春日里,蝴蝶追逐着花朵,而秋日里,蝉声渐起,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佳客到时非旧雨,好花开处亦重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佳客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而好花盛开之时恰逢重阳佳节,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刻的期待。同时,“非旧雨”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难得和珍贵,而“亦重阳”则强调了时节的美好与庆祝的意义。

颈联“为园恨少青山地,插帽羞看绿鬓郎”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环境和人事的感慨。诗人希望自己的园中能有更多的青山绿水,象征着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面对“绿鬓郎”,即年轻的朋友,诗人感到有些羞愧,可能是因为自己年华已逝,无法与他们一同享受青春的乐趣。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岁月易逝的无奈。

尾联“长对此花还此客,纵教多病也身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体多病,也能在赏花与朋友相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诠释——即便遭遇困难或疾病,只要心中有爱,就能保持乐观和健康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园种菊经月忽见数花用亨父韵并呈城东赏菊诸君子

幽花种得偶相忘,步转南檐却背堂。

但有芳心宁择地,更无佳客亦宜觞。

登临忆负重阳雨,采掇愁沾昨夜霜。

满袖馀香试披拂,晚来风力正悠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周原已席上赋十月菊

布袍萧索不胜凉,坐爱芳心共日光。

何用门前看五柳,始知秋后有重阳。

故园栽处田应熟,小市开时药正香。

自古交期须岁晚,相过不敢避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日对菊用陈玉汝韵

摇落霜空万木飞,一枝无奈赏心微。

未成老圃应须学,若在南山便合归。

人道秋香非昨夜,天留晚色共斜晖。

陶翁可是忘机者,犹自含情待白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