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叹

东岭上头多树木,猛虎藏威白昼伏。

西潭水深鱼鳖多,下有长蛟绝网罗。

渔郎樵夫各生计,相逢共嗟太平世。

两毒所恃期永年,山根地轴暗相连。

背罾腰斧每聚散,回首茅茨炊烟断。

妻子菜色饥尚可,户口办钱愁杀我。

问天不言空苍茫,四郊落叶正风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渔樵叹》描绘了明代社会中渔夫与樵夫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险恶,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诗的开头“东岭上头多树木,猛虎藏威白昼伏。西潭水深鱼鳖多,下有长蛟绝网罗。”通过描绘东岭的茂密森林和西潭的深邃水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危险与机遇并存,同时也预示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猛虎和长蛟作为自然界中的强者,象征着潜在的威胁,而渔夫和樵夫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生活。

接着,“渔郎樵夫各生计,相逢共嗟太平世。”这两句既赞美了渔夫和樵夫各自独立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他们对当前社会相对稳定和平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平静的生活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揭示了生活的另一面。“两毒所恃期永年,山根地轴暗相连。”这里的“两毒”可能指的是猛虎和长蛟,也可能是更广泛的自然灾难和社会危机。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于长期生存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社会之间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背罾腰斧每聚散,回首茅茨炊烟断。”这两句描绘了渔夫和樵夫在劳作时的场景,以及他们与家庭的联系。背罾腰斧代表了他们的工具和身份,聚散则体现了他们生活的不确定性。炊烟断则暗示了家庭生活的暂时中断或困难时期。

最后,“妻子菜色饥尚可,户口办钱愁杀我。”这两句直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和忧虑。妻子因饥饿而面容憔悴,而“我”则为维持生计而愁苦不堪。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以及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

“问天不言空苍茫,四郊落叶正风霜。”这两句以问天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落叶和风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综上所述,《渔樵叹》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交织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渴望、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守拙吟因客谈及蟭蟟蜘蛛之巧赋此

世人得意笑轗轲,多营寡营无不可。

一时争巧鸟与虫,百年守拙谁知我。

画里疑通五岳云,梦中恍驾三湘舸。

少有四方志,老诫垂堂坐。

君不见池面生沤石迸火,汨罗葬身首阳饿。

古今万事成浩叹,风雨西来木叶堕。

夜寒拥衾茅屋破,日出群动人高卧。

力疾正披老庄图,邻翁扣门送药裹。

形式: 古风

穷居吟寄胡秀才希颜

白头自守攻周易,家住荡阴烟树隔。

寒蛩在壁夜何悲,穷鬼连床暗有益。

心含寸天无蔽云,平生不羡送穷文。

眼中宦达几凋谢,垄树啼乌空落曛。

形式: 古风

示元宝禅师

短榻翻经坐朝暮,门前一转西方路。

月满人间各自心,天虚潭底谁能悟。

四十年来静掩扉,东林遥听夜钟微。

渐看禅子易衰老,松杪白云何处归。

形式: 古风

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

秦岭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

蹇驴龁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

须臾炊黍摘秋果,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

欲蹑玄踪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

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

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著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