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春天之神对这里特别偏爱,装饰每个村庄如同画卷一般。
它对我默默无声,但眉头自然舒展,即使面对陌生人,眼神依旧清澈。
它用长长的愁思缠绕,仿佛千尺长的丝线,结束了一个春天的辉煌在一座亭子中。
树叶下的黄鹂鸟鸣声更美妙,隔着溪流,在烟雨蒙蒙中沉醉聆听。

注释

东君:春天之神。
妆点:装饰。
村村:每个村庄。
入画屏:如同画卷。
无言:默默无声。
眉自展:眉头自然舒展。
非故:陌生人。
犹青:依旧清澈。
萦牵:缠绕。
别恨:愁思。
丝千尺:千尺长的丝线。
断送:结束。
春光:春天的辉煌。
絮一亭:在一座亭子中结束。
叶底:树叶下。
黄鹂音:黄鹂鸟鸣声。
隔溪:隔着溪流。
烟雨醉时听:在烟雨中沉醉聆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东君指的是春天,"于此最钟情"表明诗人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妆点村村入画屏"则是说春天的景色如同精心妆扮过的美丽图画,充满了生机。

"向我无言眉自展"中,"向我"可能指的是柳枝轻柔地弯曲,"无言眉自展"则形象地表达了柳枝间或有或无的表情变化。接下来的"与人非故眼犹青",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与周围的人没有深厚的情谊,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平静。

"萦牵别恨丝千尺"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扬,宛如离别时的思念纠缠。"断送春光絮一亭"则是说春天的阳光透过柳枝,在亭中散落,仿佛在告别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诗人赞美了隐藏在树叶间的黄鹂鸟鸣叫之美妙,以及在隔溪烟雨中沉醉于这种声音。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致描摹,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流露。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夜雨述怀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宿栖贤

瀑水声中夜不眠,星河影动半秋天。

谁云滟滪瞿唐远,只在洋澜左蠡边。

师子吼成方外法,石人参得定中禅。

住山五老知今古,借问曾栖几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桃川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烟草尚芳菲。

山中鸡黍聊炊午,眼底风尘且息机。

圣世难招秦晋隐,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真不遇空归去,笑指秋风绕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二章以送(其二)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晚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