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八十五)马援

恶言出于口,必至反其身。

小子闻人过,当如闻父名。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八十五”,主题围绕着“马援”的故事展开。通过这首诗,诗人传达了深刻的道德伦理观念。

诗中提到“恶言出于口,必至反其身”,这句话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和后果。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说出伤害他人的话,最终这些恶言可能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这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谨慎言辞,避免伤害他人,同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

接着,“小子闻人过,当如闻父名”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他人过错的态度应当如同对待父亲的名字一样严肃和恭敬。这里“闻人过”指的是听到别人的错误或过失,而“如闻父名”则是说对待他人的错误应该像对待父亲的名字一样,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慎重。这不仅是对长辈的尊敬,也是对他人尊严的维护,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礼仪、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语句,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更加负责任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视。

收录诗词(300)

林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仙隐观

秋日閒十日,面怀秋山空。

烟霞固常态,败叶铺山红。

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

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

二轮固代谢,四季弭初终。

义霜素悽惨,温律复冲融。

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竹菊松扇四首(其一)竹

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淡无欲。

清风明月好主张,留得此君在空谷。

形式: 古风

和游古意韵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馆,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宝泉轩

野人强冠襟,任事多脱略。

官府逃喧卑,僧窗憩寂寞。

高情渺层云,逸兴发幽壑。

山色为谁来,秋光无处著。

颓红挂浮图,涨碧分略彴。

天共水相合,风催雨欲作。

渔歌散汀洲,春相隔篱落。

属玉破微茫,斜书洒寥廓。

幽欢殊未阑,归兴辄作恶。

后会定何时,期以辛丁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