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

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纯粹精华凝聚成奇特形状,明亮如天边的尽头。
玉质山峰环绕着清新的气息,洁白的莲花峰盛开。
半山腰被阴云和积雪遮蔽,山顶上则是烟霞缭绕。
早晚都能看到这座山对着宾馆,犹如仙境般隐约可见。
我早有耳闻这里的孤高之美,一直想深入探寻它的幽深之处。
这次出行的空闲时间,让我偶然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清明的时代,这样的美景无需出户就能欣赏,它本身就是中华的瑰宝。
更何况现在我们国家与舅舅的国家相邻,谁还会说被流沙阻隔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开篇“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仙境般的意象,其中“玉嶂”和“莲峰”都象征着高洁与美好。

诗中还通过对云雪、烟霞的描写,如“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观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加深了读者对于仙境之美好的想象。

在“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这也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的“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就有追求这种隐逸生活的愿望,而“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则说明这次能够到达这样的地方,是一种幸运和喜悦。

最后,“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当前国家分裂的忧虑,以及希望能够统一的愿望。在这里,“舅甥国”指的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而“流沙”则象征着两国间的隔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表达,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早觉有感

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

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

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形式: 古风

咏蜀客石琴枕

可怜他山石,几度负贞坚。

推迁强为用,彫斲伤自然。

文含巴江浪,色起青城烟。

更闻馀玉声,时入朱丝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武相公中书郑相公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

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

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詶主意,偕赋代交欢。

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奉敕祭南岳十四韵

皇家礼赤帝,谬获司风域。

致斋紫盖下,宿设祝融侧。

鸣涧惊宵寐,清猿递时刻。

澡洁事夙兴,簪佩思尽饰。

危坛象岳趾,秘殿翘翚翼。

登拜不遑愿,酌献皆累息。

赞道仪匪繁,祝史词甚直。

忽觉心魂悸,如有精灵逼。

漠漠云气生,森森杉柏黑。

风吹虚箫韵,露洗寒玉色。

寂寞有至公,馨香在明德。

礼成谢邑吏,驾言归郡职。

憩桑访蚕事,遵畴课农力。

所愿风雨时,回首瞻南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