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多丽》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场景。诗中以“傍湖山”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小坐谁家闺秀”,点明了人物身份,暗示着这位女子并非寻常之辈,而是深居简出的贵族或名门之后。接下来的“映罗衫芭蕉几叶,宛如春水新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罗衫比作春水,芭蕉叶则象征着她的轻盈与柔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似周昉图中仕女,当初花下相逅顾”,这里借用了唐代画家周昉的作品,将女子比作画中的仕女,强调了她的美丽与高雅。同时,“花下相逅顾”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相遇情景,也暗含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盼娇儿,提戈取印阿,侯伶俐伴侬前后”,这一段描述了女子对孩子的期待与对陪伴的渴望,展现了她温柔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其中,“提戈取印阿”可能是一种隐喻,暗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坚强与独立。
“举玉指,轻扶蝉鬓,生怕金钗溜”,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娇羞与谨慎,体现了她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自身形象的精心呵护。
“还恐是,传神织手,自家描旧”,这里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她不仅能够描绘出自己的形象,还能通过艺术表达自我,展现了一种内在的自信与才华。
“是剪出,春云态度,堆成裙带衫袖”,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服饰细节,再次强调了女子的优雅与气质,仿佛她本身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费绿窗功夫几许,打稿评量肥与瘦”,这里揭示了女子在艺术创作上的投入与努力,她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提升,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正是她独特魅力的源泉。
“错彩盘金,雕文纂组,付他小婢街头售”,这一段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命运。一方面,她的作品精美绝伦,凝聚了无数的心血与智慧;另一方面,却只能被他人售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华的认可度不高,以及女子在社会地位上的局限性。
“也只似,才人卖赋,流落风尘走”,最后两句将女子的处境与古代文人相比较,暗示了她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最终只能在世俗的洪流中漂泊,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闺中女子细腻情感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