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清叟题会江驿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

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还未到达桐江边,先寻找之前的隐居之地。
夜晚月光映照水面,山影在夕阳下西斜。
修行之道在于动静自如,身心合一不分得失。
再从高处俯瞰,反而觉得道路不再迷茫。

注释

未到:还未到达。
桐江:地名,指桐庐江。
旧隐栖:过去的隐居之处。
水光:月光照亮的水面。
明:明亮。
山影:山的倒影。
夕阳西:夕阳西下。
道:道路,也指人生之道。
行藏:行动和隐藏,比喻人生的起落。
逸:超脱,自由。
身轻:身心轻松。
得丧齐:得失同等看待。
更从:再从。
高处:高处。
看:观察。
转觉:忽然感到。
路非迷:道路不再迷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豳的作品《和徐清叟题会江驿》。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他尚未到达桐江,就已经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体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期待。夜晚,江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而夕阳西下时,山影婆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诗人强调了道义与个人行为的契合,主张随性而行,不执着于得失,达到了内心的平静。最后,他提出从高处俯瞰,能更好地看清道路,消除迷茫,寓意着人生的洞察力和超脱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收录诗词(10)

曹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东猷。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

  • 号:东亩
  • 籍贯:温州瑞安(今属浙江 )
  • 生卒年:bīn)(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元苏二公祠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

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

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

新额人瞻仰,知君手自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红窗迥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

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争气。

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

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

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

形式: 词牌: 红窗迥

西河.和王潜斋韵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

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形式: 词牌: 西河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