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草堂图

吾乡山水窟,莫如西溪幽。

延缘一径通,落落清瑶流。

夹岸无杂树,鹿角枝相樛。

霏微岚翠间,香雪千林浮。

有时略彴横,野竹寒修修。

寻幽窈窕入,落英满扁舟。

花阴路疑尽,豁然见平畴。

四山围净绿,土俗勤锄耰。

此中隐君子,毋乃栗里俦。

一茅粗剪葺,六枳纷环周。

虚空静生白,恍然物初游。

臞鹤唳天半,若与孤情酬。

仙源在枌榆,余胡久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溪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开篇“吾乡山水窟,莫如西溪幽”便点明了西溪的神秘与美丽。随后,“延缘一径通,落落清瑶流”描绘了一条蜿蜒的小径,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夹岸无杂树,鹿角枝相樛”写出了两岸的自然之美,没有繁杂的树木,只有鹿角般的枝条相互缠绕,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霏微岚翠间,香雪千林浮”则通过雾气和翠绿的山色,以及飘浮的雪花,展现了西溪的朦胧美和香气四溢的景象。

“有时略彴横,野竹寒修修”描述了小桥横跨溪流,野竹在寒冷中依然挺拔,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寻幽窈窕入,落英满扁舟”则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扁舟上落英缤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花阴路疑尽,豁然见平畴”暗示了道路的尽头是开阔的田野,给人以惊喜和满足感。“四山围净绿,土俗勤锄耰”描绘了四周青山环绕,绿色一片,农人辛勤耕作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此中隐君子,毋乃栗里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一茅粗剪葺,六枳纷环周”描绘了草堂的简朴与自然,茅草屋周围环绕着六棵枳树,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虚空静生白,恍然物初游”表现了草堂内外的宁静与纯净,仿佛万物初生,充满生机。“臞鹤唳天半,若与孤情酬”通过鹤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仙源在枌榆,余胡久淹留?”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溪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

郑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度翚岭

新安僻一隅,崖谷莽相围。

寒雨度翚岭,悄然徒御悲。

匪悲道路险,疲氓寒无衣。

祗役我之分,劳民毋乃非。

既不能重趼,复不奋翅飞。

民劳岂得已,王程不可违。

酬民以价直,几为吏橐肥。

诘问得其情,惩吏乃用威。

疲氓感我意,绕座涕洒挥。

民情大可见,岂愿咸其腓。

劳劳道路间,志在救朝饥。

饥寒苟不恤,焉用长吏为?

形式: 古风

常山县

风帆沙际落,岚翠碧丛丛。

一县江声里,四山云气中。

迎人幽鸟语,随意野花红。

回首乡心远,沿流直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残柳

画桥斜去水东流,落日西风泽国秋。

树下彩云都散尽,夜来明月尚勾留。

碧蹄马老怜荒驿,白发人闲倚酒楼。

六代离宫鸦数点,满天疏雨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钓台

高台俯映暮江清,叶叶风帆尽日行。

碧水几时停过客,青山终古属先生。

可知遁世原持世,始信逃名是爱名。

惭愧萍逢无定迹,沧洲暂借濯尘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