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侍御楠木诗

两苍崖屹相应对,上面虬龙插崖背。

青铜为柯石为根,上有虫书篆籀破藓痕。

诘屈盘根少态度,深锁穷山烟雨暮。

不愿作材厄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

人不满百雪满头,一生忧患几许愁。

湛辈去逐翁仲游,此树森森春复秋。

杜陵笔墨光万丈,当时憾不同清赏。

独寄黄花九日诗,云间声作琳琅响。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座苍翠的山崖相对而立,上面盘绕着虬龙仿佛插在崖背上。
树干由青铜制成,根部嵌入岩石,树皮上刻有古文字,苔藓斑驳可见。
枝干弯曲,根系盘结,显得姿态不凡,深藏在寂静的山中,承受着风雨洗礼。
它不愿成为被千牛之力所困的木材,宁愿隐藏才华,不显于世。
人生短暂,白发如雪,满载一生的忧虑和哀愁。
后辈们离去,只留下这棵老树,四季更迭,春去秋来。
杜甫的诗才如光芒万丈,遗憾的是未能一同欣赏这美景。
唯有寄托在这首九月九日的诗中,它的声音在云端回荡,如玉珠落盘。

注释

屹:直立、耸立。
虬龙:古代神话中的龙,形容树枝弯曲如龙。
虫书篆籀:古代的文字,如虫书、篆书、籀文。
穷山:偏远的山岭。
厄:困厄,灾难。
湛辈:年轻的后辈。
翁仲:古代石像,常用来比喻长寿或不朽。
琳琅:美玉的声音,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胸中的壮志与文采。"两苍崖屹相应对,上面虬龙插崖背"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峦交错、气势磅礴的景象,仿佛山中隐藏着龙的灵性。

诗人在山林间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文字符号的奥秘。"青铜为柯石为根,上有虫书篆籀破藓痕"表明了自然界与文化符号的融合,通过对古树盘根的描绘,展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的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与不满足于平庸生活的态度。"诘屈盘根少态度,深锁穷山烟雨暮。不愿作材厄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情的珍视,不愿意埋没在尘俗中,而是渴望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文学才能。

而后几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感伤与思考。"人不满百雪满头,一生忧患几许愁。湛辈去逐翁仲游,此树森森春复秋"中,诗人通过对自己年华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相伴时光流转的留恋,表达了生命中的忧虑与无常。

最后,诗人提及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对黄花九日诗作的自豪。"杜陵笔墨光万丈,当时憾不同清赏。独寄黄花九日诗,云间声作琳琅响"中,通过对自己文名的肯定,以及对特定节庆诗歌创作的回忆,诗人展现了其文学自信与艺术成就。

整首诗以山林为背景,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了诗人的胸怀壮志、才情自信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是一篇集描绘自然美景、个人才华展示以及人生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杨虞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连山涌泉观次文与可韵

双旗晓出远游山,遍览幽奇日日閒。

幕下渊云陪后乘,马蹄归去月华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游虎丘

尽日凭高步台阁,意气飘然摆羁缚。

灵踪绝迹万千状,群玉排青插寥廓。

点头巨石势欲动,突立试剑峭如削。

剑池在岭不惮浚,造化神工巧镌凿。

寒湫耿耿浸云根,大旱烧云源不涸。

跳珠喷激莹无痕,百斛珠玑缀疏箔。

丹青妙手画不到,一点尘埃无处著。

僧居占尽佳山景,楼殿高低半丹雘。

午斋寂寂山风幽,续断风摇四檐铎。

始疑东海转鳌背,蓬莱弱流在西角。

千岩万壑看不厌,自谓它山尽糟粕。

我来因作神仙尉,得舍尘寰少盘礴。

不因仙客为先容,争得看山这一脚。

乃知世俗徒扰扰,不若甘心处恬薄。

长啸拂衣归去来,旧山亦有云泉约。

形式: 古风

傥来轩冕何须问,分定功名不在忙。

形式: 押[阳]韵

别信州席上作

十二天辰数,今宵席客盈。

位如星占野,人若月分卿。

极醉巫峰倒,联吟嶰琯清。

他年为舜牧,协力济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