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行

龙门山险马难越,龙门水深马难涉。

矧当六月雷雨盛,洪流浩荡漂车辙。

我行不敢过其下,引睇雄奇心悸慑。

归途却喜秋泥乾,飒飒山风吹帽寒。

溪流曲折清可鉴,万丈苍崖立马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龙门行》由元代诗人胡助所作,描绘了龙门山的险峻与壮美,以及诗人行经此地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龙门山险马难越”,开篇即以“险”字点明龙门山的地理特征,暗示此处地形之艰险,连马都无法轻易跨越,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险峻的山景图。接着“龙门水深马难涉”进一步强调了龙门山的水势之汹涌,连马都难以涉水而过,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气氛。

“矧当六月雷雨盛,洪流浩荡漂车辙”两句,将时间设定在六月雷雨之时,描绘了暴雨倾盆、洪水泛滥的景象,洪流浩荡,连车辙都被冲刷得无影无踪,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力。诗人在此处使用“心悸慑”一词,生动地表达了面对如此险恶环境时内心的恐惧与敬畏之情。

“我行不敢过其下,引睇雄奇心悸慑”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不敢轻易穿越如此险境的决心,同时对龙门山的雄伟奇观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心。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复杂情绪。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诗人归途的景象:“归途却喜秋泥乾,飒飒山风吹帽寒。”诗人庆幸归途时秋日的干燥,山风虽凉,却也带来了一丝清爽。这一转折不仅缓解了前文的紧张氛围,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轻松愉悦的色彩。

“溪流曲折清可鉴,万丈苍崖立马看。”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的美景:溪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万丈苍崖之上,诗人驻足观赏,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旅途劳顿之后心灵得到慰藉的写照。

综上所述,《龙门行》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龙门山的险峻与壮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2)

胡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其一)

苕溪洲渚上,青黛开烟鬟。

石色何秀润,有璧生其间。

四围阻巨浸,世称浮玉山。

狂潦不能没,高低依碧澜。

莲幕赵从事,昔年此盘桓。

重来汎秋水,见之发长叹。

美璞贵内韫,叔降从时观。

渺渺水晶国,虹光山月寒。

形式: 古风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其二)

骏马行翩翩,青丝络锦鞯。美人向何处?

言往苕之壖。苕溪绕城春水发,楼阁重重花漠漠。

酾酒哦诗掀紫髯,水精宫里芙蓉幕。

弁山如龙天际来,七十二朵青莲开。

小娃双歌荡舟剧,沤波滉漾青于苔。

君不见王孙宅,百年乔木高千尺。

愿君种德及湖民,会见高文勒贞石。

形式: 古风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维昔渡江跸,近在千里甸。

吴门治清静,西浙称道院。

兴怀庆历初,百岁如过电。

孰有范公贤,皋夔素同传。

天平表先茔,泉台封土竁。

巍巍忠烈祠,乡社春秋荐。

伊余从北归,老色日上面。

万象供冥搜,四维喜安奠。

重游会主人,奉尝益繁衍。

席珍柳太常,险语情眷恋。

我语上濑船,苦思劳挽牵。

征途春事残,僧窗夏阴转。

古木蟠夭矫,新篁剥葱茜。

水影澄心空,山色照眼绚。

冯高见黄云,残秋行饱面。

少饮有馀欢,遐览竟忘倦。

时惊苍石耸,閒悦晴禽转。

共惟吏部公,台斗不肯践。

颇好偕文士,幽讨穷林巘。

嵌崖白云泉,掬手玩清泫。

煮茗味独奇,醉来和月咽。

凉风吹客衣,激激散冰霰。

亦有星源尹,怡颜时自眄。

琢句近大雅,放怀即私燕。

文学吴越裔,书工篆隶变。

载道灵岩游,山路亦云便。

鸱夷去已久,西子宁复见。

徘回响屧廊,尚想吴王殿。

姑苏走麋鹿,会稽贡竹箭。

高唱《白苧》词,漓风日以扇。

邈哉季子心,阴述唐虞禅。

兴亡属时运,成败谈俚谚。

吴中美浮图,题榜率轻狷。

正尔涧谷惭,敧倾袭京卞。

形式: 古风

自天平游灵岩复成古诗

吴会厌华靡,兴怀在林丘。

好事延过客,绣衣得名流。

胜地谐雅集,清风企前修。

天平遍登览,复作灵岩游。

蟠松卧云冷,枯枝但苍虬。

佳阴古树密,危磴空山幽。

攀萝上绝顶,步屧凝远眸。

高阁涵空阔,太湖烟霭浮。

吴王昔居此,千年馆娃愁。

家国一兴废,山林几春秋。

遗迹谩传说,访古成迟留。

岁月枯易迈,重来嗟白头。

姑苏台下水,落日明归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