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净众院赠蒙禅伯

南州三百寺,此寺最辉焕。

石开千丈渠,泉飞日华乱。

供僧无定员,连床接云汉。

经营始十载,物物悉已换。

上人固多才,不独悟禅观。

其师老黄蘖,简肃众所惮。

承音既亲切,妙顶醍醐灌。

登门已清凉,定步济彼岸。

融融接软语,群疑自消泮。

每游即忘还,微风洒尘汗。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净众院的壮丽与禅宗修行的深邃。诗人郭祥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辉煌与禅师的智慧。

首先,诗人将净众院置于南州三百寺之中,强调其独特与光辉。接着,通过“石开千丈渠,泉飞日华乱”两句,生动描绘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壮美,泉水在阳光下飞溅,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佛法的光明与生机。

“供僧无定员,连床接云汉”则展示了寺院的规模宏大与僧侣众多,床铺相连直至云端,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广泛与深远。接下来,“经营始十载,物物悉已换”表明了寺院历经十年建设,一切都焕然一新,象征着佛法的更新与传承。

“上人固多才,不独悟禅观”赞扬了禅师的才华横溢,不仅在禅学上有深刻领悟,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提到“其师老黄蘖,简肃众所惮”,暗示了禅师的严格与威严,令人敬畏。

“承音既亲切,妙顶醍醐灌”描绘了禅师与弟子之间的交流,声音亲切,如同甘露般滋润心田,使疑惑得以化解。最后,“登门已清凉,定步济彼岸”表达了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仿佛已经踏上了彼岸。

整首诗通过自然美景、宏伟建筑、禅师形象以及修行体验的描绘,展现了净众院的庄严与禅宗修行的深邃,传递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题月渊亭

仰攀明月轮,俯瞰沧海渊。

乾坤惜形胜,此池何其偏。

灵溪九龙跃,仙山一峰圆。

微红散晴绮,远碧衬瑶烟。

幽香发野秀,接语皆老禅。

缘何近城郭,了无人世諠。

邂逅摄邦守,所乐多林泉。

唯忧代者至,不得经残年。

老矣宁复来,吟哦强留连。

他时考陈迹,不灭斯亭篇。

形式: 古风

送范端仲推官

范君建阳客,读书过万卷。

下笔又神速,数预贤能荐。

省闼复擅场,声名动海县。

一投红莲幕,阻上金銮殿。

志气老不衰,苦柏冒霜霰。

当涂少知已,薄禄势所恋。

君子困下僚,佞士即华选。

顾我驽散才,摄守颇优便。

公庭可罗雀,云山复对面。

坐卧临清风,吟哦挥羽扇。

相逢始相乐,瞥去若惊电。

君行我幽独,送君聊自谚。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池上晚景分得上字

秋风何处来,萧然洗炎瘴。

时要二三子,临池倒嘉酿。

逢辰既升平,览景又清旷。

寂无人世喧,颇觉神魄王。

雪鹭集沧洲,金乌没青嶂。

悠悠渔笛还,漫漫潮痕涨。

黄蜂立莲叶,赪鲤吹萍浪。

始信庄生言,观鱼乐濠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漳南书事

元丰五年秋,七月十九日。

猛风终夜发,拔木坏庐室。

须臾海涛翻,倒注九溪溢。

湍流崩重城,万户竞仓卒。

万牛岂复辨,涯渚恍已失。

婴老相携扶,回首但悽慄。

忧心漫如焚,救疹竟无术。

忆昨摄印初,岁望颇云吉。

田畴时雨足,粳糯各秀实。

胡为兆阴怪,平地遭潏汨。

尤嗟梁栋材,中道摧折毕。

日月有常度,金行正萧瑟。

畴咨风雨师,残害皆天物。

天心本好仁,忍视久不恤。

况今大上圣,治具严且密。

骑马藏民间,教兵授神笔。

四夷还旧疆,百辟奉新律。

固宜集和气,祥瑞为时出。

缘何漳南民,憔悴抱愁疾。

终当呼长鲸,一吸见蓬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