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俞太中山人

相访住三年,初终道一般。

知心于我异,屈指似君难。

有物皆同咏,无书不共看。

草堂今独处,宁免动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在这里住了三年,始终坚守着相同的信念。
你对我的理解与众不同,你的才华在我眼中也难以衡量。
我们一起欣赏万物,共同阅读每一本书籍。
如今草堂只剩我一人,怎能避免常常发出深深的感叹。

注释

相访:来访。
住:居住。
初终:始终。
一般:相同。
知心:了解内心。
异:与众不同。
屈指:形容数量少或才能出众。
君:你。
有物:万物。
同咏:共同欣赏。
无书:没有一本书。
共看:共同阅读。
草堂:草屋或书房。
独处:独自一人。
宁:岂能。
免:避免。
长叹:深深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写给友人俞太中山人的,表达了诗人与俞太中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长久的友情。首句“相访住三年”,描绘了两人交往时间之长,关系密切;“初终道一般”则强调了他们对道义或哲学观点的共同理解。接着,诗人通过“知心于我异,屈指似君难”表达了对俞太中山人独特见解的赞赏,认为他的见识和见解在自己认识的人中是难得的。

诗中“有物皆同咏,无书不共看”进一步展现了两人共享的兴趣爱好和学问,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够一同探讨世间万物,阅读各类书籍。然而,最后一句“草堂今独处,宁免动长叹”,诗人以孤独的草堂为背景,暗示了朋友不在身边的寂寥,不禁发出感叹,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

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

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游路不赊。

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境尽属君家。

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

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誇。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

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

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

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

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

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

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哗。

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寄题石都尉林亭

园林都尉宅,景好冠京华。

便合名金谷,其如是石家。

池塘分御水,楼阁见宫花。

有客因来说,令人动叹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赠洛下达三藏

曾携钵锡到灵山,古寺归来洛水边。

新译经文传北阙,旧游诗句在西天。

炉中香想诸方施,笼里灯应数世传。

别有空门难继处,宋尚书序本师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琅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于是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廓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盐穴狂风号,峭壁浓岚滴。

胆气高虚空,眼目无疆域。

幽耳如洗濯,刚肠若刳剔。

高谭俗不闻,嘉句景来索。

四时归牢笼,万象在咫尺。

山势出嵩华,地界连虞虢。

意脱喧卑场,神入清虚宅。

千峰如聚拳,万木同森戟。

白云闲不动,飞鸟忽相逆。

平莎类裀褥,远籁当琴瑟。

定交心欲剖,言利口难擘。

不作蔽日云,愿为补天石。

道在乐诗书,时平偃金革。

笑傲得良朋,狂散绝勍敌。

笔功压班输,酒肠欺乌获。

逸思骤雨倾,欢情湍水激。

玄门匪防禦,学海讵沉溺。

实果间酒巡,邻谷和歌拍。

头鄙钟仪冠,足爱谢公屐。

静胜贯兵法,默论通禅寂。

聚散伤轮蹄,兴亡悲简册。

回飙激吟魂,长空挂醉魄。

泉石无荣枯,尘埃自休戚。

鸟道晚采樵,人家晴种麦。

暮野牛羊杂,重虚鹰隼击。

涿鹿树围青,盐池霞照赤。

画牛羡山相,狎鸥怜海客。

古人何卑屑,束缚于名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