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

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

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国君在采摘菊花的地方,旁边就是客居的人家。
因命运多舛而患病,清冷的月光洒满乡间小巷。
辞官离职让我感到惭愧,如同谢安般低调谦逊。
不要责怪我在沙河边醉倒,只因酒香残留使我沉醉。

注释

邦君:指国君或地方长官。
旅人:外地来的客人。
衰疾:不幸的疾病。
里闾:乡间的小巷或民居。
比谢:与谢安相比,谢安曾辞官而名声犹存。
下榻:住宿,这里指离职。
贵同徐:像徐徐(东晋名士)一样行事高洁。
沙边:河边。
杯酌: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秋天举行的聚会,诗中的“邦君”指的是李大夫,是受邀参加宴会的人物。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如菊花、旅居之地,以及疾病的暗示,展现了一个温馨而淡雅的情境。

“一命招衰疾”这句透露出诗中人物可能因为年迈或体弱而略显衰败,但依旧被清辉所照亮,这里的“清光”象征着智慧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则是对诗人自身退职后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的高贵交往。

最后两句“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则是在提醒不要责怪偶然倾覆的酒杯,而应当珍惜那些未曾饮尽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平淡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态度。

戴叔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佐幕临戎旌旆间,五营无事万家闲。

风吹杨柳渐拂地,日映楼台欲下山。

绮席昼开留上客,朱门半掩拟重关。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

驱传迷深谷,瞻星记北辰。

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

相问皆呜咽,伤心不待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经巴东岭

巴山不可上,徒驭亦裴回。

旧栈歌难度,朝云湿未开。

瀑泉飞雪雨,惊兽走风雷。

此去无停候,征人几日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

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

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