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楼为彻如赋

白云缥缈如仙客,只在轩前人不识。

高人兴云若故知,近固追随远亦得。

鬘鬟人物偶尔成,岂有神情与香色。

治然一以气类从,如磁与铁自相即。

主人玉女潭边住,楼居正直高崖处。

赤栏翠竹与山平,便是孤云来去路。

朝随马迹渡头风,暮宿罨画溪上树。

云耶君耶递为主,茶烟湿处飞泉怒。

雨中自有徐熙山,秋来忽遇王维句。

只今长安浩浩尘,云亦随君马上去。

西山逼眼万螺青,是中应有云流寓。

东华举首即重霄,垂天漠漠如飞絮。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云起楼为彻如赋》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云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云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与寓意。

首句“白云缥缈如仙客”,以“白云”比作仙人,形象地展现了云的飘渺与神秘。接着“只在轩前人不识”,点出云虽近在眼前,却不易被人察觉,隐喻着世间美好往往被忽视。随后“高人兴云若故知,近固追随远亦得”,表达了云与高人之间的默契与亲密,无论远近都能相互陪伴,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自由。

“鬘鬟人物偶尔成,岂有神情与香色”,描绘了云变幻莫测的形态,如同女子的发髻,既无固定形态也无特定香气,强调了云的多变与自然之美。接下来“治然一以气类从,如磁与铁自相即”,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如同磁石吸引铁块,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主人玉女潭边住,楼居正直高崖处”,描述了云与居住在山崖之上的主人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云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接着“赤栏翠竹与山平,便是孤云来去路”,进一步描绘了云在自然景观中的流动轨迹,如同一条连接天地的路径。

“朝随马迹渡头风,暮宿罨画溪上树”,通过时间的变换,展现了云在一天中的不同活动,既有随风而行的动态美,也有夜晚静谧的宁静感。最后“云耶君耶递为主,茶烟湿处飞泉怒”,将云与人的角色互换,表现了云与人的互动与交融,以及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雨中自有徐熙山,秋来忽遇王维句”,通过引用古代画家和诗人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云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最后“只今长安浩浩尘,云亦随君马上去”,表达了云与人的共同追求与向往,即使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云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毕少参舟中见武录知丘长孺被落诗以悲之

鞭策麒麟柴车下,疾走不能先驽马。

客座见书身毛寒,泻水高谈为君哑。

穿杨万辈岂易君,胸中奇丽如春冶。

早知大黄亦误人,悔卖囊中未央瓦。

嗟乎长孺臂在身、韬在腹,弹射百家蒐九流,驱使兔毫如箭镞。

形式: 古风

宿迁道中阻风和方子公

黄河水浊如泥注,晓起颠风欲断渡。

白头舟子敛手愁,黑雾龙竿大王怒。

黄熊庙倾庚辰死,潭底狝猴锁不住。

龙骧万斛掀一毛,怪鸦作语湾头树。

我告舟人亦偶然,神灵未必苦相怖。

驱风走浪乞羊豕,神若有知神亦恶。

僧伽古塔向米灵,月下心香聊一炷。

假宠乞怜非我心,何以供养唯无惧。

人生祸福有前期,辟若古邮亭上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中山观长公雪浪石

银钩错落绕盆唇,遭时燬禁石仅存。

峨嵋积雪裹玄云,坐令灵擘羞季昆。

黑山夜渡蛟波翻,飞涛挂壁天迷昏。

旋流入眼风生痕,一洗河比印板纹,石中应有道子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天开岩

不到天开岩,不见此山奇僻趣。

辟如读书不读石鼓与丘坟,不知古人幻变突兀处。

石下常生有蒂云,石旁粘著无根树。

骨格遒劲毛爪寒,山鬼吞声巨灵怖。

灵隐寺前万窍风,石公山上一方雾。

形式: 古风